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慧能顿教禅法的行持条件是:师者是直探本源的大善知识,行者是当下契入的上根利器,如此师资道合,又须行者终身奉持、假以种种历练,方可彻见真如自性,涅槃妙心即此默付密传.后世禅宗世俗化、生活化的倾向既是对六祖教法的一个极大的误解,也丧失了禅的修证实质和解脱意趣.  相似文献   
62.
该文考察了王国维从<文学小言>到<人间词话>再到<人间词话选>中关于"三种境界"说的历史演变,辨明他对言说对象不断调整和拓展的过程.在对王国维所引3首词原词词心词境考索的基础上,揭示它从渐修以至顿悟的逻辑关系和立足于诗人人格锻造的人文精神实质.由"三种境界"的理论内涵,可以贯通王国维构建的境界体系."三种境界"说的形成不仅与西方叔本华、尼采、康德哲学思想有关,而且它以文学话语来建立人文理论的方式,也与王国维特殊的个人"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本篇论文通过对禅宗(尤其是南宗禅)顿悟思想的主旨的简要分析,力图揭示出悟之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悟对宋代诗学(主要是江西诗学与严羽诗学思想)产生的具体影响.文章通过比较江西诗学之悟与严羽诗学之悟,试图揭示出悟在严羽诗学中的意义与作用,并指出妙悟(悟)实际上是<沧浪诗话>中最核心的本体性范畴.  相似文献   
64.
乔伊斯与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初期同时代的英国文学大师。虽然他们分别以长篇和短篇小说蜚声文坛,但他们各自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与《布里尔小姐》因都使用了精神顿悟的技巧而有许多可比之处。通过分析与比较两篇小说中的顿悟技巧来了解两位文学大师的精湛技艺并进一步加深对小说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65.
安德森在《小镇畸人》中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的情节要素,而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精神顿悟、象征等手法,按照人物的心理变化轨迹来表现复杂社会背景下人类深刻的精神危机。《小镇畸人》是美国文学史上较早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对其后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但丁的“讽喻诗学”是乔伊斯批评理论主要来源之一.乔伊斯认为现代小说家应该像“弥撒”仪式中的神父一样,从日常经验的“面包”中创造出永恒的艺术.他的《都柏林人》描述爱尔兰社会信仰缺失、精神瘫痪的状态,并通过挖掘“顿悟”的讽喻功能,具体展现小说人物如何建构充满意义和精神价值的“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68.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6,26(1):71-73
《西游记》于唐僧所取回“有字真经”共“五千零四十八卷”本身不甚措意,而反复强调其合于“一藏之数”,体现了更重“无字真经”,推崇禅宗顿门“顿悟顿修”、“见性成佛”之旨的倾向。而“五千零四十八卷”是唐宋以降“一代时教”即世俗佛学的代称。《西游记》惟重“一藏之数”,是对世俗诵经学佛的否定。总之,《西游记》以“修心”为要,乃“一成佛之书”。其于佛之诸宗,偏重在禅;于禅之诸派,则抑“渐”而扬“顿”,推尊“顿门”。  相似文献   
69.
作者根据几年来对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尼众寺院的实地考察 ,通过直观认识和教理分析 ,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女性成佛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0.
霍尔顿是一名中学生,由于与环境格格不入,放弃学业而流浪在纽约街头。他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代表,通过分析他的心路历程,可以反映美国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