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4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671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7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380篇
理论方法论   370篇
综合类   3932篇
社会学   559篇
统计学   86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771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民族学作为因应现代化而生的学科,理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深化和创新中有所作为。中国民族学有研究现代化的深厚传统和丰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力推进既对中国民族学的知识创新提出了急切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平台,还激发其强劲动力。中国民族学的知识创新应面向:中国社会实践和重大战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民族学基本问题和方法。民族学知识创新的原则是:守“魂”、寻“根”、开“眼”、从实、原创。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民族学知识创新应聚焦于“变”和“特”。  相似文献   
222.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伟大而生动的实践深刻揭示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独特的优势。从根本性质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高扬人民主体的价值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要求来看,党的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可靠保证,党的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引,党的战略谋划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党的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优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独特优势,关键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23.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备受关注。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受众群体特征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应运而生,并且展现出很大的优越性,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基于减税降费的宏观治理环境对税法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的适应性及时代性要求,探讨了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弊端,阐述了项目式教学法的优势,全面分析了项目式教学法在税法类课程中应用实践的可行性,并设计了应用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案。期望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税法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24.
本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写作依据,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写作动机和构思起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关注点,阐述了粗浅认识。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到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依判和底色作用,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与两种文明之间的必然关联,第三部分落脚于如何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共进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25.
刘丽华  杨中建 《国际公关》2023,(23):146-148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沧州乡村地区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出发,对沧州乡村地区的意识形态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沧州乡村地区的意识形态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型困境、乡村居民价值观的多元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乡村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现代化进程等对策,旨在为沧州乡村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26.
《莎拉·肯恩在4.48上书写》精准阐释了萨拉·肯恩的“直面戏剧”特质,在内容和形式上凸显了极端暴力与极致温柔冲突中的人性存在。“崩溃”主题是一种现代性的存在之思,也是一种女性之思。“颠覆”形式是一种文本的突破,也是剧场表现的先锋性。《莎拉?肯恩在4.48上书写》所再现的“直面戏剧”触及了艺术与生活的双重本质,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27.
双重意义修辞是有意利用语表、语内意义的关系,使得"言在此,而意在彼"并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的语言修辞现象.从思维、认知的方面看,双重意义修辞是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从一个义域向另一个义域的映射,其意义映射类型主要有具象式映射、类比式映射和离析整合式映射等.  相似文献   
228.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治国富民”的社会理想、“义利相兼”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和“协和万邦”的世界胸怀是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者,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软实力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229.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需要从构建价值、构建基础、构建要求和构建路径等多方面把握。从构建价值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为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正确认知、增进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认同、消解西方式现代化话语霸权、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念提供话语助力。从构建基础看,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奠定基础。从构建要求看,坚持正确理论指导、彰显中华文化特色、突出中国人民实践、秉持国际视野,是该话语体系构建的原则遵循。从构建路径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可以着重从夯实话语基础、丰富话语内容、增进话语认同、提升话语传播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30.
佛塔由印度东渐到中国,在传播、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北魏时期得到发展,是云冈石窟雕刻中的重要雕刻题材。楼阁式佛塔在云冈中、晚期洞窟中普及而盛行,是一座座完整的北魏楼阁式木塔模型的再现,真实地反映出北魏时期建筑的时代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北魏造塔技术的传统因素与外来因素,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