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批遭受贬谪的文学家在其伤心之地先后留下了可供后人访寻和凭吊的痕迹与遗存,位于南方的古代逐臣遗迹保存至今者多成为旅游胜地,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旅游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为旅游者提供阅读历史的悲剧"现场",建构寄恨伤怀的精神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弘扬优良传统,继往开来的文化驿站的功能。因此,应当切实做好逐臣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使逐臣遗迹的旅游文化价值得以真正而全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52.
秦汉皇朝是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初创时期,人际称谓"臣"的社会内涵经历了由非等级称谓向等级称谓逐渐演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臣"在用法上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君臣称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与泛化的权威崇拜恰是造成此现象的社会根源与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3.
<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库本")《柴氏四隐集》收有题为《白云庄》的组诗四首,系于柴望名下,这四首诗又见库本赵抃《清献集》。《全宋诗》的编者在整理编辑柴望诗时,"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本"(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第6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915页),又因袭四库馆臣之误,致使四首诗分别系于赵抃、柴望名下(《全宋诗》第6册,第4206、4210页;《全宋诗》第64册,第39915 39916页),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综合考察,当以作赵抃诗为是。《白云庄》组诗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柴氏四隐集》卷一《柴望诗词》,组诗为四首七律:"《掬泉  相似文献   
54.
周玲  尹晓彬 《晋阳学刊》2012,(1):111-114
汉末,在政治秩序濒于崩溃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下,汉末士人们强调臣之"忠"的条件性,进而明确地提出君臣"两立"的观点,尝试从两个不同的向度对君臣关系作了深入的讨论,从而呈现出与东汉早期"君为臣纲"强调臣对君绝对服从完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布天 《职业》2014,(34):32
周亚夫,西汉景帝时的丞相,是一位深受同情的历史人物。周亚夫令人醒目的特征,就是他的“脾气”。在脾气背后的原则性和军事才华,让他官运亨通,势不可当,最后官至丞相。但后来也是因为脾气,令他愤死狱中。公元前158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汉文帝派河内太守周亚夫守卫细柳,文帝亲临各路军营劳军。文帝来到灞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营兵见到皇帝的车马,都恭敬放行,主将出营接驾。  相似文献   
56.
《琼州学院学报》2017,(4):60-65
司马迁《史记》关于季平子的记载具有"尊君抑臣"的倾向。《左传》记载季平子的事迹,既体现了左氏对季平子的维护,又表现了他对平子失德、失礼行为的批判,呈现出一种客观的态度。左氏理性的评价与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及他对"礼"的推崇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57.
逐臣别诗具有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送者或行者)、受传者(第一、二读者)、传播内容(归朝之情或别情)、传播渠道(赠别)及传播效果等诸要素,而且其传播方式多为复杂传播,亦即其真正的受传者是间接受传者(第二读者),这个特点要求逐臣必须在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上下功夫,力求最佳的传播效果.为此,逐臣在诗歌的抒情方式、遣词炼字等方面苦心经营,以期能打动帝王,从而也使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但逐臣别诗的传播流程是缺乏反馈的单向传播,注定其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是逐臣的悲剧,却是诗歌的大幸.  相似文献   
58.
沅水流域大批逐臣的到来,一方面反映了这里的偏远与闭塞,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里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被贬谪而来的大多为忠直之士,他们或忠心可鉴,或言举可风,或诗文可诵,或故事可传。他们既在这里传播了外来文明的种子,同时也促进了这里与外界的沟通。缀合并重温这一段历史,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里历史积淀的厚重和文化色彩的斑斓。  相似文献   
59.
本文采用系联法 ,辅之以比较归纳法 ,整理考订出《文选》五臣音的声类为 4 0个。其声类系统的特点如下 :唇音的轻重唇已基本分化完毕 ;舌音的舌头、舌上亦分化完毕 ;从邪分明 ,但船禅已混 ,据此推测 ,五臣音反映的当是八世纪初通行的读书音。  相似文献   
60.
汉语词汇传承至中世的日本后,许多词汇的内涵和用例都发生了不同于母体国的变异。如日僧策彦周良所撰的日记《初渡集》中“东坡”、“丁丁”、“庐陵”、“烟景”、“一指”及“买臣”等词语虽皆源自中国,但已明显有别于我国同时期的用法,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新思想、新文化输入之结果;二是某些词汇一旦离开母体,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信息易被摒弃或替换,常会通过表象或直觉赋以新意而作他用,这也正是域外汉语词汇的一种异于母体的传承与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