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417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997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于汉代算赋数额的相关问题,学术界有较大分歧。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计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中记载的作为算赋用途之一的吏俸,得出简文中征收吏俸的数额与文献记载的赋钱用于吏俸的数额基本相符,可补充证得汉初算赋征收是有每算四十的定制。但这与简文记载的算赋征收总额十分不符,原因在于简文记载的正是临江国为应对战乱而预征了数年算赋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42.
孙楚,西晋前期文士,文名颇高,但其赋作鲜少被今人提及。根据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六十,孙楚留存的赋作有十七篇,且皆是咏物短制,这篇文章将从题材扩大、篇幅皆短、好用典故、兴寄不多这四个方面分析孙楚赋作的特色,从中亦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咏物赋的一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3.
正赋作为中国古代韵文四大体裁(诗、词、曲、赋)之一,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与诗、词、曲批评史的较为深入相比,赋学批评史则显得非常落后。冷卫国教授《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12月)的出版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快事。本书以系统完备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对汉魏六朝的赋学批评进行了客观而  相似文献   
144.
对于《神女赋》的作者归属问题众说纷纭,或言张华,或言张敏,本文针对今人马鸿雁《张华集校注》将《神女赋》归入张华集而作,立足于《神女赋》之文本,重点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着手,通过与张华、张敏诸作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将《神女赋》归于张敏著作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145.
汉代是一个“知类”的时代,“家”意识觉醒。赋与小说成“家”的最大学术背景是《汉书·艺文志》将王道分崩离析后的民间私家之学和汉代众多新兴的学术重新汇聚起来,在新的统一帝国建构“新王官之学”,故以新参与者身份择“小说家”与“赋家”分别入“诸子略”与“诗赋略”,观采新王政之道。在早期中国知识学系统化的过程中,小说家和赋家又以“艺文类聚”之法,将从“类”的知识体系文学化。从知识归类视角考察“小说家”与“赋家”,既要以逆流而上的思路,由“四部”返回“七略”,在文集未炽盛之时,视二者为“一子之学”,在“新王官之学”建构体系中观其流别;也要以顺流而下的思路,观子学与文集成合流之势,觇见二者在流衍中互有交织,可资观采,又繁类成艳而“艺文类聚”,逐渐与子部疏离,进入集部视野。  相似文献   
146.
屈宋赋象审美意识见于二人的赋文本中,由于未涉及对赋言美的认知,因此只能看成是中国赋美学的萌芽形态,但后世中国赋美学皆以这个审美意识为原初的基础。对赋体文学真正的审美认知,始于“丽”这个范畴的运用和扩展。在中国赋美学史上,扬雄最早把美学范畴“丽”用为赋体文学审美范畴,用以指赋言本身之美,以及赋言所呈现的赋象之美。曹丕将扬雄命题重说为“诗赋欲丽”的观点,至刘勰《文心雕龙》把“丽”在赋美学语境中扩展为一个词群。经历这样的历史建构,“丽”最终被确立为赋美学本质论的核心范畴,赋体文学审美的家园因此得以成功地筑造。  相似文献   
147.
豆素勤  王强 《学术探索》2023,(2):149-156
数字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出现了数字化变革,呈现出全面性把握育人对象、多向性推动育人主体互动、精准性分析育人对象、定制性供给育人内容等主要特征,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顺势出场。同时,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中,面临着数字赋能催生的新旧范式统一问题、数字赋能衍生的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问题、数字赋能带来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欠缺问题、数字赋能导致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模糊问题等现实困境。为此,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育人共识、数字化供给大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推动优质数字育人资源的均衡配置、营造虚实融合的数字育人生态等多维度创新路径,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8.
高校基层党建对于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好高校基层党建,有助于保障党员明确正确政治方向,有助于确保高校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然而,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获得的实质性支持相对不足,基层党务人员多为兼职制约了其工作积极性,党务与业务融合程度不高等因素共同制约着高校基层党建的成效。概而言之,高校基层党建的现状是事务繁忙,而行动能力却不能与之相匹配,因此有必要贯彻赋能式党建理念,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行动能力。对此,应加强基层党建的制度支撑,激发党务人员的主体意识,促进党务业务的双向融合,以切实提高高校基层党建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深入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消费和企业的组织运营带来了颠覆性改变。对于广大零售企业而言,纯粹的单线经营或浅层的双线布局都难以冲破现实的桎梏,如何借力数字赋能推动自身转型,实现业绩提振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的焦点。【设计/方法】从当下热门的线上线下融合切入,以数字赋能为前因背景,探讨了数字赋能对于零售企业绩效提振的影响路径,并基于287份已开展线上线下业务的零售企业的问卷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论/发现】数字赋能对零售企业绩效提振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线上线下融合借由价值主张融合、多维资源融合、交互体验融合三个子维度在数字赋能对零售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理顺了数字赋能、线上线下融合与零售企业业绩提振间的关系,为传统零售企业借助数字赋能实现有效转型、绩效提振指明了切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0.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然成为新时代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结合数字治理理论和赋能理论,通过对福州市鼓楼区“一线处置”社会治理改革的实践考察,描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数字技术赋能的一些实际情境、动态过程和多元网络,尝试搭建数字技术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之间“赋能关系”的分析框架,挖掘其生成逻辑与运作理路。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包括技术赋能、结构赋能、情感赋能三个维度,围绕资源整合、治理闭环、规则约束、权能平衡、协同共生、动力激活、情感扩散等内容,为打造高质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