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4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管理学   727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76篇
人才学   19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6639篇
理论方法论   1065篇
综合类   8502篇
社会学   633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1389篇
  2011年   1666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1364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科学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过程 ,是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深化过程 ,是一个永无止境地由浅入深 ,向更深层次延伸和向更宽广度伸展的过程。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运动是无限的 ,人们主观世界所达到的科学技术和理论认识都是有限的 ,都不是绝对的。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内在要求。科学实验是发现科学、创新科学的必要手段。支持创新 ,允许失败。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失败的人 ,未必不是成功者 ;不求探索、没有失败的人 ,未必就是成功者。现代化大生产、现代化科学实验 ,是一个创新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广阔天地。爱国并始终把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旺发达视为自己毕生追求 ,是我国历代科学家所共有的崇高品格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2.
埃利亚派哲学是古希腊存在学说的开创者 ,是对当时自然哲学的一个反动。他们关注的不是为感性事物找到它们共同的“始基” ,而是首先给宇宙整体定性 ,“始基”学说作为希腊哲学的核心问题被扬弃了 ,下降为一个次要的问题。希腊哲学在埃利亚派这里首次跃升到了一个思辨的反思层次 ,一个单凭理性进行抽象概念的论证推理的层次。这种反思使人类理性首次在自然对象上受到了一种“之后”的训练 ,为后来的形而上学做了某种准备  相似文献   
103.
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不竭的动力来源。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确立了与时俱进的哲学路径 ;科学性、开放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是其基本表征 ;创新是其发展原动力 ;因而马克思主义才能随实践而发展 ,随时代发展而进步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蕴涵浓厚的人学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理想突出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的精神重塑的期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因而具有旺盛的历史活力。在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中,我们应当把握好学科建设的方向,坚持理论的务实品格,在关注人生、贴近审美实践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了 2 1世纪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06.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在新世纪开始不久的时候,认真回顾与审视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评述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沿问题,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7.
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两大后现代性的特征,即拒斥形而上学和辩证批判的方法。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关注人类现实生活,主张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但并不反对主体的存在;它立足社会实践,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建立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并不是建立一个主客不分的混沌世界。  相似文献   
109.
学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是党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标志。江泽民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 ,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建设根本途径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观的实质 ,而创新精神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风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0.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科学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是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思维形式。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如果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任意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其后果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现代文明社会不仅应该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 ,而且也应该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