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4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管理学   727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76篇
人才学   19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6639篇
理论方法论   1065篇
综合类   8502篇
社会学   633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1389篇
  2011年   1666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1364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论毛泽东与两个“彻底决裂”──兼析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辜堪生,李娅玲众所周知.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但为什么毛泽东却说他是1920年夏天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呢?根据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回忆,毛泽东是在读了《...  相似文献   
152.
党的十六大报告通篇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初读十六大报告摘要,对报告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3.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延续至今并将还要传承下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伟事业的根基。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奠基人;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者;他率先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他取得的成就既是阶段性的,又是长久性的、历史性的。承传毛泽东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坚持他指明的道路,对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是同它的伟大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它不仅有“理论批判”的功能,而且还有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以及作为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政治奴婢”论把它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理论批判”抽象化,抹煞其它重要社会功能,在理沦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创立和建设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形成了县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学说。这就是首先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在组织和作风上进行建设,而最重要的环节是思想建设。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特点,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6.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不同的思想家赋予社会主义以不同内容,各国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的社会主义观具有独特之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源于马克思主义,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并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道德伦理色彩。其思想的发展和矛盾之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7.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既承载着指导社会实践,推动历史前进的重任,又具备不断创新发展的内质特征,突出论证理论彻底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就是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58.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6,19(3):F0002-F0002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 教育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西方经济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政治学理论、体育教育训练学,英语语言文学,艺术学,中国近现代史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共有3个博士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相似文献   
159.
相对而言,儒家学说虽不如道家和释家哲学那样超脱于俗尘之上,但同样重视超越的人生价值。在《论语·雍也》中所记载着孔子的名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尔,贤哉回也!”就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极高明而中庸”的生命境界。以上引自张映辉发表在《北  相似文献   
160.
顾海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传统这两个层面,分析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在问题层面上,通过分析两个世纪之交历史发展的相似处和不同点,指出研究罗莎·卢森堡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其思想,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启示;在传统层面上,提出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野产生三个支流,其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罗莎·卢森堡理论为渊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均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简·托伯罗维斯基研究了罗莎·卢森堡对金融危机的治疗办法,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彼特·胡第斯指出,罗莎·卢森堡的后资本主义社会观念,讨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获取政权后对革命民主的需要。夏莹分析了拉克劳与墨菲对“卢森堡困境”的批判,指出这一困境并不存在,其所反映出的正是卢森堡试图通过对特殊性(偶然性)的强调,来建构一种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她与拉克劳的领导权理论恰恰具有本质上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