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4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935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309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4967篇
理论方法论   889篇
综合类   6690篇
社会学   1142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1175篇
  2013年   852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861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入世造就了庞大的教育消费市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我国高等教育只有改革体制,转变传统观念,融入世界,才能抓住机遇,在国际化竞争的交融与对抗中实现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62.
人性视角     
人们看问题总有一个视角。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视角就有不同的结论。视角的本质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看问题的视角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眼下媒体经常发表一些体现人性视角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像小题大做,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63.
孙伯鍨先生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其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我 看来,细究起来当首推其将唯物辩证法较为彻底地和成功地贯彻于马哲史研究,从而形成了富有 特色的学术形象。孙先生自己就特别强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都应该  相似文献   
64.
叔本华的悲剧价值观及其现代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叔本华把意志看作悲剧的本体。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冲动,意志本体导致了人生必然的痛苦。把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叔本华指明了两条拯救途径。一条是艺术拯救途径,另一条是伦理拯救途径。艺术拯救只是暂时性的,伦理拯救才具有永久功效。悲剧兼具了这两种拯救功效。叔本华指出了悲剧拯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他的意志本体论导出了他的悲剧因果悖论,同时悲剧关注的是人生的痛苦,艺术拯救萌芽出了现代审美本体观,以上这些使得叔本华的悲剧拯救具有了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65.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可已称之为特征文化,这是因为每一个企业的生存环境、产品用户、地域特点、经营者的领导风格各有不同,且都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征。正是这种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个性特征,才使企业文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纽带功能。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文化对人的塑造表现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取向;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人的社会化将有不同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后现代文化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对中国当代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引导青年学生走正确的社会化之路。  相似文献   
67.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货币理论的基础。科学地分析和论证马克思的价值形态理论和货币基础理论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其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68.
69.
70.
黑格尔思辨辩证法在于 :作为主体的人是思维着的精神 ,方法即为“从概念自身发展出的必然过程” ,意识的诸形态既实现自身也自我消解 ,以及辩证法是基于本体论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超越。马克思辩证法作为非本体论的辩证的叙述方法植根于社会历史范域 ,凸显“死和爱是否定辩证法的神话”及特殊规定性的全部关系 ,而且 ,与黑格尔的理解了的世界才是现实世界不同 ,马克思强调对象化的东西即为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