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26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71.
集潇洒风度和妩媚之态于一身的竹子历来为士人所赞许咏叹.李贺独特的"竹笋"意象群似乎与唐代的普遍认识和而不同,它们突破了传统的竹子意象性格,与诗人本身经历具有密切的关系,显示出了诗人自我价值追求和艺术意志.  相似文献   
372.
《琼州学院学报》2015,(1):111-117
中国龙和dragon,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隐喻。前者是通天神兽、帝王人杰象征、吉祥瑞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保持着浓烈的文化活力;后者在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中的形象奠定了其邪恶与凶残的意义基础,在中西跨文化交流时不仅要理解西方文明,而且要努力消除西方对中国龙的文化误读,从而缩小认知差异,彼此理解认同。  相似文献   
373.
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礼议”是嘉靖初年的一个重要事件。传统的研究认为 ,“大礼议”的过程是明世宗借重张璁等一批低级官僚的力量打击内阁 ,是皇权与阁权相互斗争的过程。本文认为 ,“大礼议”一方面反映了皇权与阁权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当时朝内几种主要势力 :皇权、阁权、宦权、勋戚权力相互整合的复杂互动。皇权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因不在于议礼新贵们的理论优势 ,而在于明世宗藩邸的“从龙功臣”充实锦衣卫 ,具备了武力优势并进行武装镇压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4.
闽粤赣交界区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地,其代表性民居建筑分别为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和粤东梅州为中心的围龙屋,这三种民居自有其内在的演变脉络,即由围屋发展到土楼,再到围龙屋,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对这三种客家建筑进行历史人类学考察,可知客家地区建筑的标准形式是堂屋式结构建筑,围屋、土楼、围龙屋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独特的地域空间在堂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特殊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375.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龙"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中含有"龙"字的成语(本文简称"龙字成语")数量众多,含义丰富,这些成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出了中国的龙文化。本文试图从分析这些龙字成语入手,全面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国龙文化。  相似文献   
376.
探究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到今,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同样,在中国文化中,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龙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探究龙文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77.
1927年,芥川龙之介之自戕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日本文坛。作为新生代作家,横光利一继承芥川遗志远赴上海,以探索超越唯有“发狂或死亡”的狭隘文学,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的日本文学,长篇小说《上海》正是横光苦心探求的结晶。芥川、横光分别作为拉上日本近代文学帷幕与揭开现代文学序幕者,二者的文学接合点“上海”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深刻意义。通过论述上海的这段历史,寻求深入思考文学文化问题的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78.
自幼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芥川龙之介一直对浪漫的江南水乡有着特殊的好感。在中国旅行前,他就创作了《南京的基督》《奇遇》等充满浪漫气息和异国情调的江南题材作品。1921年,芥川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特派员游历了自幼憧憬的中国。不过,不断荒废和西化的“江南”令芥川十分失望,他心中幻想的那个浪漫与诗意交错的“江南”形象开始褪色,与此同时一个内忧外患不断,饱受战乱侵扰的近代“江南”出现在了芥川的笔端。而芥川“观察人类”的目光让他在江南百姓的身上发现了扎根于世世代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反抗精神与革命斗志。这些拥有旺盛革命精神的中国人让芥川看到了“江南”全新的一面,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的新生与希望。  相似文献   
379.
以初到永州所作三则诗文——《谪龙说》《江雪》《首春逢耕者》为线索可以发现,柳宗元贬永初期的心态是复杂的,既充满着不久即可重新启用的自信,保持着狂傲书生的故态,又残留着身为京官的自得,深蕴着远离故乡的忧伤。  相似文献   
3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