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5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784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之一) 一 比服药之风更源远流长、更让人喜闻乐见、更能彰显魏晋风度的,当然就是饮酒之风了。这种风气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流行,而且,就酒的品牌之多、产量之富、消费群体之密集而言,今天的饮酒之风可能比古代更甚。但,同是饮酒,今人对酒文化的贡献实在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62.
《世说新语》中记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魏晋女性与中国古代其他时代的女性不同的理想追求。这些理想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魏晋女性生存空间的特征:时代罹乱,伦理松弛;以意为尚,淡化贞节;注重才情,男女平等,但同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保守性与低下性。  相似文献   
63.
64.
邹淑琴 《西域研究》2013,(3):116-121,156
唐诗中对西域胡姬形象的描摹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汉魏六朝诗文中虽然也出现了胡姬形象,但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她们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出现在诗文中,并不具备异域女性特有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诗作所要表达的也往往是中原的传统道德观和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5.
论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的象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属于先楚神系的"高唐神女",具有神圣、淫欲、美丽三个特性.随着社会的高度理性化,在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中,神女原型被一分为二或代表邪恶的情欲,或代表神圣的"道".作品中象征情欲的女性,只是为了反衬男性战胜诱惑的理性力量;象征"道"的女性,则不但给世俗浪子提供了一个永不可及的虚拟目标,而且由这种追寻所带来的幻灭感和悲剧感,充分展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坚忍.  相似文献   
66.
魏晋玄学盛行之时,大乘般若学攀附老庄(尤其是庄子)的态度更加明朗化,甚至从理论上自觉总结出了以老庄学说来比附般若空学的"格义"、"连类"之法.反之,当时的老庄学也借助于佛学,尤其是东晋支道林,则更以般若性空学说来阐释《庄子*逍遥游》,卓然"拔理于郭、向之外",从而为庄子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
"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儒家和道家对"达"的理解各有不同.魏晋时期的上层妇女在典型"达"风的熏陶之下,体现出自然放越的道家精神的"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8.
六朝都城建康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就六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研究中的几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六朝定都建康“风水说”、六朝宫城(台城)“东南移说”、石头城上下两座“连营说”、狮子冲石刻墓主“梁元帝说”。  相似文献   
69.
郭象以“独化玄冥”为命题建构了庞杂的唯心主义体系 ,作为魏晋时期的特殊哲学家 ,他的唯心主义杂质及错误的社会观应予摈弃 ,而其中的许多合理因素必须肯定。郭象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魏晋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动荡的岁月里,儒家传统的理想完美人格———名实相符、德才兼备、忠孝双全逐渐解体。面对苦难的现实和理想破灭的精神痛苦,魏晋士人对两汉以来的神学化儒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同时把智慧的触觉伸向了对人的自我存在的价值的探寻。这种探寻赋予了魏晋士人冲决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精神束缚的力量,同时也使他们逐渐走向"自觉"。教育也随之实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转向:由偏重伦理道德教化功能到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教育走向了"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