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32篇
丛书文集   1141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2292篇
社会学   14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鲁迅关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评论曾被一些读者认为是缺乏民主观念的表现,清末民初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中有一个核心问题:保护个人权益一直没有受到当权者重视。鲁迅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有感而发,他认为:不能保护个人权益的所谓民主最终会走向多数暴政,只有在"任个人"的基础上发展民主,才能在最佳程度上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民族振兴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972.
读其文,识其人。读梁实秋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文章,从来就没有那种"金刚怒目"或者"横眉冷对"式的戾气;世事的不平,人生的悲愤,也大多是以调侃的方式,加以讽刺而已。他的文章,基本上走的是一种平和、典雅的路子;我们从他的文章中,读到的是一派温润和醇厚。想  相似文献   
973.
当前学界关于著作人身权性质的认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无二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著作人身权实为财产权。事实上,著作人身权与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并非同源,但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修改权与著作财产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其体现出一定的财产性。面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诸种新模式,重新界定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成为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74.
从现代性理论角度下重新审视鲁迅和传统侠文化的关系.对现代性概念做了界定阐释,叙述了中国传统与现代性的基本关系.从现代性的概念的三个价值基点出发论述鲁迅与侠文化的关系:一是鲁迅如何对传统侠文化进行研究和批判;二是鲁迅如何呼唤与传统侠士有共通性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启蒙当下民众,提出"人的主体自由"的现代性方案--以"立人"为核心,以"人国"为目标的现代文化建设战略构想;三是鲁迅在"自己反对自己"悖论式现代性价值视点下,赋予侠文化的核心主题"复仇"以自啮自身的反省品格,让文化的"复仇"成为批判国民性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975.
孟弘 《职业时空》2008,4(6):64-64
作为家庭出身、求学背景、气质性格都迥然相异的鲁迅与胡适,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极大困惑,作为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没有游离政治之外,而是责无旁贷的担负起拯救祖国的大任。他们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念表达了他们对政治的关怀与主张,基本上代表了那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976.
名人读书法     
《社区》2008,(17):17-17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相似文献   
977.
为了加强作品的讽刺力量,鲁迅小说中采用了一些拉丁字母的人名和地名。从形式上看,有纯用字母的,也有汉字加字母混合构成的;其中拉丁字母人名多半来自英语,拉丁字母地名常用威妥玛式或邮政式拼音。  相似文献   
978.
在杜甫批评史上,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是一部重要著作.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重心领神会,重感悟心解的民族传统,以心解心,以心会心,以心传心,确立了杜甫批评史上一个重要批评范式.浦起龙强调,作诗、读诗、解读,全在一个心字;离心以索杜,必无所得,以心印心,方有自见.以心解杜,浦起龙发现了解杜的最佳路径.好诗当以心解之,浦起龙把握住了杜诗的主骨和血脉,深得杜诗风神.  相似文献   
979.
由于受到现实政治气候和个人政治取向的影响,鲁迅自从事外国文学译介以后就把翻译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前苏联的革命文艺思想的影响下,鲁迅译介了大量的外国革命文艺作品,体现出其强烈的革命文艺情结。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在译介外国革命文艺作品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革命文艺观。  相似文献   
980.
鲍国华 《东岳论丛》2012,33(12):27-31
与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相同,“学者”也是鲁迅重要的精神生存方式.尽管鲁迅从不以学者自居,但其学术研究开一代风气,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具有奠基意义.鲁迅的治学,以文学史研究的成就最为卓著,相关论著不仅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富于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学术思路,成为文学史写作的精彩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