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2024篇
劳动科学   88篇
民族学   555篇
人才学   306篇
人口学   114篇
丛书文集   3910篇
理论方法论   799篇
综合类   7705篇
社会学   1072篇
统计学   27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278篇
  2010年   1143篇
  2009年   1339篇
  2008年   1679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即中国的民主只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民主,因中国所面临的环境不同,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也不可能与西方一样。笔者完全赞同这个主张。  相似文献   
53.
21世纪,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文章提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以十大系列素质教育组成高校素质教育工具,力图建构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54.
陆棉 《南方论刊》2006,(6):36-37
一则好的电视新闻或报道,除了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新闻价值外,如果在摄制上能体现强烈的现场感,那么它的播出效果便会身价培增,甚至还会引起“轰动效应”。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现场感首先是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在采访、拍摄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55.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理论坚实并具有现代植物生产技能,能够献身生态重建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以此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目标,通过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培养提高,着力相关课程改革,坚持理论教学面对区域农业发展实际,跟踪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强化具有就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办学条件的改善,使富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取得初步而又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6.
《四川社科界》2005,(4):32-32
四川省社科联《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的通知》下发后,乐山市社科联组织相关学会围绕西部大开发,精神文明建设,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以建设活力乐山、诚信乐山、和谐乐山为主题和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普及活动。市农经学会、市法学会、市计生学会在活动月期间,根据学会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了以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为主的“科技服务队”,深入到我市边远山区,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月”、“送法下乡”、  相似文献   
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陈云做出了非凡贡献,成为这条道路探索、开辟和推进者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以自己独到的眼光,长期聚焦国家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提出建设性思路,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健康和稳步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推进这条道路的宝贵经验。其中,所体现的科学思想方法和一些深层规律,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9.
对联是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对联是由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的格律诗脱胎而来的 ,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是一种纯粹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文学史和文体学应该给对联以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