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33篇
丛书文集   1002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3218篇
社会学   16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幸福》,从"无情节"表现手法、意识流技巧和象征主义手法等方面阐述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独特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2.
房继荣 《社科纵横》2007,22(3):130-131
本文结合考古发现及中国古代传世典籍的相关记载就"鸟卜"的起源进行了探讨,并对由此而涉及到的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3.
64.
李腾空是唐中期庐山著名女冠,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历史地位。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深入分析,作者发现她可能在天宝末年便从长安转赴庐山,直到贞元年间逝世前一直隐居匡庐。李腾空在庐山修道期间获得诗人李白和官员柳浑等人关注,死后通过柳浑的推荐获得以唐德宗为代表的官方赞许。李腾空为庐山留下的昭德观等道教遗迹成为后世览胜怀古、寻仙问道的圣地,同时由她身上引发的文学意象也为庐山增加了特殊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5.
《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意义及其"精神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人 《求是学刊》2007,34(1):94-105
《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描写,使《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社会风俗史”的意义。在漫长的成书过程中,《水浒传》不仅在叙事艺术上经历了反复锤锻,同时也积淀、凝聚了“近古”以来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普遍的观念意识和情绪心理,形成了带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意象。  相似文献   
66.
章婷 《齐鲁学刊》2007,(1):88-9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人类通过其他具体概念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认知过程中,汉民族通过多种意象图式对时间概念进行建构。汉语中的时间概念隐喻分为时间是空间;时间是实体;时间是金钱。形成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种隐喻方式。汉语时间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7.
陈凯歌执导的影片不仅具有精心铸造的叙事话语、声画语言和个性风格韵味,并且运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规律,反思传统文化和人性,完成影片意象美的创造,体现出主创者在电影创新与审美追求上的起步、腾跃与求索。  相似文献   
68.
69.
《南都学坛》2016,(5):53-57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常以苍凉著称,她的许多小说,诸如《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开头都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副苍凉的意境,《小团圆》也不例外,在《小团圆》中她把这种苍凉文风发挥到极致。关于《小团圆》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综观这些学术成果,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都是小说是否为作者的自叙传、"张胡之恋"的内涵、张爱玲的妇女观等,对小说的苍凉文风关注不够。通过研读文本,可以看出《小团圆》虽然是自叙传,反映了张爱玲的少年生活、求学经历、爱情遭遇、母女关系等,但又不同于自叙传,它来源于张爱玲的生活积累,同时又有张爱玲的匠心独运,它反映了张爱玲高超的创作技巧,特别是张爱玲对苍凉风格的选取运用。张爱玲在故事的编排、人物形象的设计、意境的营造方面,都给小说打上了苍凉的底色。她在《小团圆》中编织的破碎的家国梦、难圆的闺阁梦,塑造的盛九莉、邵之雍、蕊秋、盛九林等可悲可怜的人物形象,营造的大考前的早晨、晚唐的月亮、木雕的鸟等紧张或冰冷的意境意象,揭示了乱世背景下浮世生活的不可预测和难以把握、爱情的短暂和失去难再得、每个生命或物质个体的微不足道。她冷冷的地撕开了生命华美的袍,使人在看到生命本真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小团圆》让人在张爱玲去世20多年后,读之仍不免叹惋,它是张爱玲的人生感悟,也是张爱玲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更是张爱玲悲剧意识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0.
文章是对岩彩画《云来云去》系列创作所作的理论性思考。分析了从自然形态到意象形态,从客观色彩到主观色彩,从工艺制作到气韵生动,从生活写生到艺术创作的转变;梳理了创作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思考了从偏重于自然主义的写生状态转变为主体个性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文化意义、审美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