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杨少衡 《决策》2010,(4):101-101
小说《合水渡》里有几个特殊场景,通常把类似场景称之为“群体性事件”,那是一种正式的、文本的说法。它的非正式通俗称谓叫做“群众闹事”,起因是“事”,形式为“闹”,同时必须是许多人的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2.
马跃成 《决策》2010,(9):96-96
地方政府在地产圈声名狼藉是因为地方的土地财政政策,让地方政府成了房价上涨和地价上涨的最有力的推手。而由于土地问题被查处的腐败官员基本上都是窝案、串案,腐败资金又是触目惊心,就像最近曝光的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抚顺市的一个局长罗亚平,两个官职不大的疯狂女人.让人们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13.
近代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烟毒泛滥,民众深受其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着手禁烟。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地区的禁烟虽一度取得若干成效,但最终却归于失败。"断禁"后期公卖力量压倒断禁力量,是该地区由严禁重归弛禁的直接诱因;而中央政府缺乏彻底禁绝烟毒的决心,是这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4.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不体现在无神论、鸦片性、消亡论等理论观点或指导实践的原则、方法、方针、策略上,而体现在它是以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精神为主旨的现代文化精神对以"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为基本内容,以神本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批判和超越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没有过时,它对当代世界,特别是对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中国社会现实仍具有理论价值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5.
鸦片传入我国前后——兼谈“鸦片”一词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鸦片(罂粟)是在公元7、8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而不是清道光年间由英国人传来。从历史和语言上详细分析了“鸦片”一词以及“阿片”、“阿芙蓉”、“雅片”和“亚片”等几个外来音译名的来历。  相似文献   
116.
近代中国新兴的畸形行业--鸦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曾在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行业,并在传统的行业中占有重要一席。探究近代鸦片业的形成、发展、特点和影响,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寻找毒品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脉络,对中国应对世界毒品泛滥大潮提供"资治通鉴"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廖可 《当代老年》2009,(11):23-23
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在此之前,湖北武昌也曾有过一次焚毁鸦片的义举。 武昌焚烟发生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7日,地点是武昌行辕校场。人们当场将在湖广地区收缴来的鸦片1万两点火焚烧,将烟枪3000杆悉数以槌击毁。武昌焚烟的主事者,除了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之外,还有一位当时的湖北巡抚,他就是南京人伍长华。  相似文献   
118.
港、澳鸦片税厘并征与中葡北京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 ,谋求在香港实行鸦片税厘并征。英国为了维护其在香港的鸦片贸易利益 ,以葡萄牙在澳门同时实行鸦片税厘并征为条件。英籍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为扩大其控制的中国海关的权力 ,顺应葡萄牙欲使占领澳门合法化的侵略要求 ,从中斡旋 ,促成中葡北京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承认葡萄牙占领澳门是“合法”的 ,为葡萄牙占领澳门提供了 4 0年的条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甲午战后台湾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针对台湾的鸦片问题,后藤新平提出了他的鸦片“渐禁政策”,在台湾实行鸦片专卖。这一政策不仅稳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而且成为其向中国大陆推广的主要侵略伎俩。后藤新平亦因此而跻身于日本政治统治的核心,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行政权威。  相似文献   
120.
鸦片战争前,鸦片论议中的例禁论不是严禁论。严禁论中存在着“重治吸食”和“严惩兴贩”的分歧。以“重治吸食”、罪以死论禁烟,不应受到肯定;“严惩兴贩”、罪以死论才是合理合情的主张。以封关绝市杜绝鸦片来源的思想和决策是不合时宜的;而弛种土烟与弛禁论则同是想发毒品财。禁鸦片的关键在于打击鸦片贩卖,而不在于断绝对外开放通商。相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通商才是杜漏银、裕国计的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