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庙会体现的是对乡村神祗权威的建构,也隐含一种消解中心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体现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庙会表演,另一方面也体现于庙会组织本身,即庙会组织提倡在轮值的所有会头之间维系一种平等以及责任分担的原则。对等级的消解从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在庙会仪式生活中这种等级似乎又得到重新建构,但这实际还是一种消解和否定,通过欢快的表演而得以实现。同时,一种新的平等状态会通过这种内隐的消去等级结构的去结构化倾向而获得。  相似文献   
22.
明清以来雁北地区主要庙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民众开始大规模自发组织修庙并组织庙会活动。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纷纷加以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雁北地区的庙会活动却无人问津,这对庙会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据现存的雁北地方志资料对该地的庙会作一概述,以期促进庙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3.
乡村庙会传说与村落生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乡村庙会传说这一概念,并将依水建庙传说、庙会组织权属传说、与大历史书写相关的乡村庙会传说等亚类置于生发的生活空间———村落中进行考察,分析了与乡村庙会传说相关联的庙会、村落生活和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指出有着灵迹贯串的乡村庙会传说隐喻了民众对其生活空间的想象与建构和对其生活空间所有资源分配的机制,是民众对相应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冰盏儿:它是一副2寸多高、直径约3寸的铜碗,分为上碗和下碗.它是老北京街头、商场、庙会一年四季货声吆喝叫卖的响器,又有黄铜和青铜之分.  相似文献   
25.
南岳竹刻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刻是南岳文化中民情、民俗的主要载体,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审美本质是大众化的。它之所以呈现出一种既自由又自律、既浪漫又实在的状态,是由于南岳文化背景的滋润。南岳竹雕粗犷的雕饰、生动的神韵、广泛的表现内容和所包涵的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瞩目。其文化特色是南岳竹刻区别其他竹刻的显著标志。文章对南岳竹刻艺术风格进行归纳和解析。  相似文献   
26.
武汉地区的城镇庙会在历史演进中,显现出深远的社会性、整合的系统性、动态的承传性和开放的自组织性诸特征.由于明中叶后九省通衢大市场的逐步扩张,武汉庙会适应社会需要而迅速嬗变.尤其是汉口镇会馆公所商办庙会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武汉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武汉近代的城镇庙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呈现的亚文化因素,也是应该给予充分关注的.  相似文献   
27.
台湾寺庙在其适应台湾现代社会旅游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方面,作了某些探索,也产生了某些负面 影响。作者三次赴台考察、讲学,就所见所闻,对台湾庙会与旅游观光,用典型事例作了多层面的论 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8.
本文简要考察了明清女性参加庙会的概况,认为一向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的明清女性是庙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明清女性受礼教的压迫深重,有着现实生活无法满足的需求,而庙会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使女性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相似文献   
29.
30.
城市庙会:人性本质的释放与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丰明一文认为,城市庙会是民间神灵信仰这一民俗学所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城市社会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其文化内涵却与传统的乡村庙会有着很大差异,它的实质是代表了一种具有现代城市文明特点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诉求,体现了人性本质的释放和张扬,从而确立了一种新型的人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