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59篇 |
理论方法论 | 20篇 |
综合类 | 236篇 |
社会学 | 24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关于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发展建设的相关文献梳理,归纳总结出以发展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以构建城市群为区域一体化载体,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为保障体系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理论框架思路,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王英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25-128
《齐物论》的思想深度不仅体现在文本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在篇目本身的命题中。历代学者对篇名解题虽见仁见智,但均未离"齐—物论"之认识方法与"齐物—论"之本然境界两大层次分析。在"物论"中实现"齐"的方法是去"成心",对事物终本认识的阐释是"齐物—论",从"齐—物论"到"齐物—论"完成的是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93.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国家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春秋中晚期以前,宗族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的有效手段,完整意义上的户籍制度并不存在,社会组织形态表现为“以丁为户”的名籍;春秋以后,随着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取代,宗法政治逐渐转化为郡县政治,“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并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在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余年的编户齐民制度。 相似文献
94.
先看一段电影台词:
林耀国:这个胡葩是谁呢?胡龅是齐宣王的跟班的,也就是齐国的大臣,那胡龅跟孟子又是什么关系呢?胡虼是孟子的friends,也是他在齐国的针,就是齐国的线人,他在来齐国之前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功夫。曰:王在于堂上,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相似文献
95.
一度影响全国的“齐二药”假药案,目前已经尘埃落定,对于该案定性存在严重分歧,通过深入细致的法理分析,文章认为该案应该定性为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案认定分歧的厘清和准确定性将对未来司法实践中类似案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郑富兴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87-91
裴斯泰洛齐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是法国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和他本人生活经历的产物,它是裴氏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众教育的乌托邦式构想。其中,技术训练和道德教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通过理性治家教育培养民众资本主义精神,是近代西欧实现由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学解释,对于今日中国如何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仍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7.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划和区域经济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例如,哈大齐工业走廊就面临着市场动力不足、重复建设较多、要素流动不畅、经济竞争无序、一体化进程受阻等严重问题.为摆脱行政区划的障碍:笔者提出如下设想:第一,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第二,调整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第三,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第四,建立区域经济协调组织等. 相似文献
98.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8,(6):63-63
<正>亲情、爱情、友情,无论是哪种祝福,哪种心愿,就让你的情随文字流转,我们在这里等待。闭上眼睛许下心愿,动动手指将心愿齐分享,也许你就是那颗幸运星,编辑短信336+心愿,移动发送到10669988752,联通发送到 相似文献
99.
<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和逻辑思维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从道通为一的本体论出发,揭示了人类知性思维中名的主观性与实的客观性、言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性、概念的凝固性与表达对象的流动性之矛盾,否定了逻辑思维的真实性;从本体不可致诘的维度阐明了知性产生逻辑矛盾与逻辑悖谬的必然性.否认逻辑思维的真实性,必然在认识论上走向直觉主义. 相似文献
100.
熊开发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本文分别探讨了辛弃疾作品中的儒、道、释三种思想倾向。认为诗人早期追求“真儒”事业,后期则主张以“至诚”参天地,否定儒家的功名思想。对道、释思想则表现为弃其神仙、虚妄之谈,崇尚的是:“齐万物”“无我”和“随缘”的人生观。在此似乎相互矛盾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诗人的以“至诚”“任真”为主的人格特征。正是以这种品性使辛弃疾创造了他的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