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16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资连锁经营是繁荣农村市场,便民、利民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河南农资连锁企业的现状出发,提出提升农资连锁企业竞争力的十一个管理模块,供农资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962.
对西南交通大学越南留学生的调查表明,越南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磨合与适应经历了W型模式,分为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他们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主要是对新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面对学业困难引发的情绪沮丧和信心丧失,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精神孤独。为此,接收学校对留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学前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材施教,加强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与中国学生多交流,以减少文化冲击对留学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底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汲取精神营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基于此,研究探析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仁者爱人’、“家国天下”、“协和万邦”的精神特质,期望能从立德树人、执政为民、民族复兴、世界历史的层面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64.
在我国,对不动产登记的行政行为性质及其法律效力的研究显得粗疏而简略。文章对行政行为公定力在权利推定力实现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范围进行分析和描述。归纳出“行政行为公定力说”和“行政行为公定力——程序保障”二元说这两种关于权利推定力的内在机制学说,以及“独立的”和“附带的”行政行为公定力拘束效果这两种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作用方式。并总结认为,体现在权利推定力中的行政行为公定力具有实体法层面和程序法层面两个方面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65.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文献学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面世为研治清代文学提供了莫大便利,同时该书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如作者信息缺失、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等。  相似文献   
966.
《苕溪渔隐丛话》是以文献价值著称的宋代诗话总集,胡仔在书中以扶持“诗道”为己任。前人对其“诗道”之所指尚未及探究。其“诗道”即诗学批评之道,即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唐宋诗人及其诗歌,意在给陷入发展困境的宋代诗学指出向上一路。他主张创新,兼取唐宋,提出“师少陵而友江西”的观点,这些至今仍闪烁着宋代诗学批评的理性光芒!  相似文献   
967.
王余佑为明清之际北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文集《五公山人集》对于揭示他和亲朋社友的生活状态具有典型意义。《事迹纪略》为《王氏家谱》中保存的一册抄本文献,由王余佑手创、历世子孙递修递抄而成,其中包括不见于今本文集的王余佑、孙奇逢、颜元、李塨等人的传记,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68.
广州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霞 《城市观察》2010,(1):145-153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资源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日趋重要,以知识和智力作为主要资源的科技服务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双转型”与“双升级”越来越要求城市在服务功能、水平和质量上知识化、高级化。作为省会城市,广州有着不可比拟的人才、产业等发展优势,理应成为广东省、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知识型城市。  相似文献   
969.
“假借”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阐释的“六书”理论之一,后人的解读众说纷纭。“假借”究竟属于造字法,还是属于用字法,成为论争的焦点。从实例分析中得到证明,我们应该把“假借”视为汉字演变的过程,它是汉字的使用方法之一:但从“假借”过程的结果来看,它又创造了一批新的汉字(同“形”而且同“音”)。  相似文献   
970.
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论语》的“乐学论”,首先需要弄清楚孔子所言“学”何谓、如何“学”、为何“学”这三个问题。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这三个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学”是“成己”,是乐在心,故谓之“独乐”;“时习之”是“成己”并“成物”,是乐主发散在外,故谓之“众乐”;为己学而“乐”,是“成己”而后“成物”之乐,故谓之“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