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972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260篇
人才学   335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1969篇
理论方法论   521篇
综合类   3766篇
社会学   1294篇
统计学   26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31.
哈尔滨俄侨文学与报刊在20世纪上丰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边界》、《曙光》、《传声筒》等报刊成为俄侨文学的重要载体,《边界》更是培养了A.涅斯梅洛夫、B.别列列中等一大批俄侨作家,形成堪与欧美俄侨作家媲美的中国哈尔滨俄侨的文学力量.哈尔滨俄侨文学的题材主要分为俄罗斯题材和中国题材.俄侨报刊不仅传承了俄罗斯传统文学与文化,也丰富了中国东北文学,对加强中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2.
利用元分析方法对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20)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无差异;文理科大学生、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均无差异;女生家庭氛围体验满意度优于男生,理科生目标价值体验满意度劣于文科生;学位论文报告的大学生知足充裕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较的差异要大于期刊文献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大学生知足充裕、社会信心、成长进步、自我接受4个因子与全国常模之间的差异随着数据收集年份的推移而越来越大;地域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无影响。  相似文献   
933.
正"外地人喜欢逛南京路,上海人喜欢荡淮海路",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上海口头禅。上海人一旦离开上海,往往会想起上海的淮海路。时尚潮流中心上海市中心的淮海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叫霞飞路。它始筑于1 900年,原是法租界上最主要的一条马路,街道两边种着粗壮的法国梧桐,在建  相似文献   
934.
关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聂瑞平 《河北学刊》2002,22(4):21-26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转型性、复杂性、增长性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在 2 1世纪要实施特色优势战略、分类推进战略、以东带西战略 ,并采取制定规划、优化环境、法律保障、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35.
汪树东 《学术交流》2007,1(3):141-14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里,由于父权制文化权威的崩溃,母神崇拜极为明显。鲁迅的小说《补天》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之再生》等在五四启蒙文学中首先张扬了母神崇拜之旗帜。在革命文学叙事中,柔石和艾青等作家辛酸地塑造了苦难母神,而曹禺和冯德英等细致描摹着崇高母神。“文革”结束后,张承志、铁凝等知青作家在底层民众中重新发现了母神,但是自然母神的更为完整形象是在莫言、徐坤等作家笔下呈现出来的。由于自然母神的复杂性,恐怖母神形象还曾在曹禺、张爱玲等作家笔下闪露面影。母神崇拜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鲜明的母神形象系列,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反思作用。  相似文献   
936.
侯云灏 《学习与探索》2002,3(3):115-120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是与 2 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问题的凸现息息相关的。五四运动以后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注重社会现实的改造和革命 ,并从社会历史的运动中汲取经验教训 ,成为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史学正是在现实社会运动的激荡下 ,顺应着史学发展的方向 ,肩负起社会改造的历史使命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来探索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因而迅速崛起并成为史坛主潮。在中华民族寻求独立解放的历史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史学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37.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在近代举起了史界革命的大旗,不同于中国传统史学,它借鉴了西方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但探其源流,新史学有着深层的传统经世思维根源,其目的仍然是经世致用,并在新史学后期出现了向传统的回归。新史学是传统的经世思维与西方先进理论学说融合和创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8.
中国文坛自 1990年下半年起 ,散文随笔突然走俏 ,并持续升温 ,至今不衰。从文学生命角度看 ,这是文学整体面对新的时代形势的一种自我调整。十年发展 ,形成三个突出特征 ,即作者队伍空前庞大、创作成果空前丰富、内容风格空前多样。就内容而言 ,思想、文化、人生 ,构成三种基本流向。“新潮”散文起步较晚 ,尚不成熟 ,但其显示的文体革新的意义 ,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39.
20世纪伊斯兰世界出现的民族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世俗主义和伊斯兰社会主义因和伊斯兰文化融合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往学者们更多的是将这些历史现象作为社会思潮、政治思潮或宗教运动等单一的对象进行研究 ,而较少从文化的角度审视 2 0世纪的伊斯兰世界 ,揭示影响和推动历史进程的文化动因 ;相对于民族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 ,人们对于世俗主义思潮则关注较少。本文试图在归纳 2 0世纪伊斯兰世界主要思潮的基础上揭示其蕴涵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40.
今天,要准确地理解中国美学,有必要在世界美学的语境中确立中国美学的位置。本文力图根据对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符号学区分的理论框架,将20世纪中国纳入世界美学的语境之中。从这个理论框架来看,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将中国传统美学转变为西方现代美学的进程。然而,由于来自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的影响,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遭遇到了许多挑战,因此中国美学至今仍然保持某些前现代的特征。由于前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具有某种相似的符号学结构,因此具有前现代特征的中国美学可以与西方后现代美学携起手来反对强调艺术和审美自律的现代美学。不过,前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之间的差别甚至更为明显。前现代美学强调艺术服从现代原则,而后现代美学却将现代理解为一种艺术。这种区别使得中国美学在挽救西方后现代美学片面强调审美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