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口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31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71篇 |
社会学 | 55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贾江鸿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6-92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挖掘笛卡尔的三个原初概念——灵魂与身体的紧密统一体、思维、广延——来重新更好地理解笛卡尔的整个哲学思想:他的第一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实际上应该对应于灵魂与身体的紧密统一体这个原初概念;他的形而上学是围绕思维这个原初概念展开的;他的物理学完全依赖于广延这个原初概念;他的认识论则更是以他的原初概念思想为基础的,原初概念应该是认识的先天形式,这就凸显了笛卡尔认识论的一种批判性维度;他的伦理学中人的概念也直接对应于他的灵魂与身体的紧密统一体这个原初概念。我们不能过于强调笛卡尔的二元区分的思想,而忘记了他另一个同样原初的灵魂和身体的统一体概念。 相似文献
152.
身体隐喻与中国文论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天以及身体/文学的双重隐喻关系构成了中国文论的基本概念(隐喻)或叫元语言,这类元语言系统规约了中国文论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中国文论从身体出发最终又回到身体,形成了与西方诗学相异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53.
陈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99-202
身体社会学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对农村教育场域中"活生生身体"的描述,可以把身体概念化为农村教育和文化关系性质的话语。身体不仅是一个可以窥透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性自我,还是一个能够传达农村教育发展的象征性自我。 相似文献
154.
从《小窗幽记》看陈继儒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儒的文化性格,有着晚明突出的时代特征。《小窗幽记》是陈继儒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代表性地反映了陈继儒的文化性格。陈继儒文化性格的本质特征是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重新理解和定位。对个性自我的肯定,对真情至性的崇尚,以及审慎圆通的处世艺术构成陈继儒文化性格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5.
杨颖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7-29
关于王弼的哲学思想,许多学者和哲学史家将其概括为"贵无论"、"无的哲学"。我们认为,此种观点有其偏颇之处。王弼虽强调和突出了"无"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但并没有否定"有"的价值与作用。为了论证此观点,我们立足于三个方面来分析:"崇本举末"(有无、本末关系)、"以无为用"(有无、体用关系)、"名教本于自然"(有无、名和自然)。 相似文献
156.
身体社会学——当代社会学的理论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瑞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1-7
身体是目前越来越热的一个关键词,身体研究热潮的兴起意味着社会本身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将意味着社会学理论本身的转向.身体思想一直伴随着西方思想的兴起,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当代,身体始终是一个很难被忽略的研究兴趣,传统社会学因为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身体这个研究主题,但是,当代消费社会的兴起以及个人主义的兴盛,导致了身体重新复苏,人类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对身体的持久关注最终唤醒了社会学家关于身体研究的热情,当代身体研究的主题越来越宽广,权力、文化等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先后被引入了身体研究领域,身体社会学由此逐渐成为一门当代显学. 相似文献
157.
微笑传播是人类身体表情的象征性表达。在西方历史的、民族的和个人习惯的社会条件下,微笑传播作为西方文化对于生命与智慧的思索、神圣与人性的媒介、幽默与诙谐的狂欢、身体与权力的规训、社会与交流的共享,承载着人类心灵的符号意蕴。 相似文献
158.
本文分析了《红楼梦》中士性体态语的阶级性及其文学效果,探讨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译本在体态语翻译中的取舍与译文效果。从而指出在富有阶级性的女性体态语的翻译中,译者要正确处理语义准确性和语用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9.
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虽有所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需要带动企业、公民和政府三个主体的参加,对资源的输入端、使用过程中和输出端的三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施行管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目标。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建立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