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5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428篇 |
理论方法论 | 61篇 |
综合类 | 1589篇 |
社会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78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郭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4):120-124
李商隐诗往往意象繁复,意境迷离,作品的表达和阐释均有较大张力,对诗篇解读造成一定的阻力。运用传统的直觉和体验式阐释对作品内部语义充分发掘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对作品意义生成的外部认知因素的关注。认知语言学的诗学途径解决了诗歌语篇结构和意义的互动,显示了概念系统对诗歌语篇意义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52.
张建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1-12
李贽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提出的许多命题不但在当时具有启蒙意义,就是在今天也极具借鉴价值。文章由“从民之性的为政理念”、“人生平等的社会理想”、“存真去假的人格修炼”、“与世推移的发展史观”、“重情重俗的美学思想”五个方面对李贽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① 相似文献
953.
盛唐文学的自觉,是词体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盛唐诗坛对于诗歌中情爱题材的回避,为词体形式出现在情爱题材上提出了需要。盛唐对于初唐宫廷诗和宫廷应制方式的批判,客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宫廷文学形式出现的要求。王维与李白虽然同为盛唐文学自觉的旗帜,但王维更为代表正统的士大夫集团,而李白天宝初年的宫廷供奉生活,则成为了李白写作宫廷应制词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954.
黎族传统织锦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及生态意识等层面论述黎族传统织锦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955.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的高峰阶段,长期以来,论及清代长篇小说,常常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代表.《歧路灯》作为这一时期作品,名不见经传,虽为一部六十余万言的长篇小说,生成于《红楼梦》之前和《儒林外史》之后,但是,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歧路灯》才得以大规模出版.此作品于两个世纪间被"悬置",抄本之多几于其他任何作品之上,流播空间狭小,始终走不出中原大地,竟几成为一大憾事.从传播与接受角度解析《歧路灯》,有助于其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956.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和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李鸿章在近代中国创办的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对科举制度的批评及对中国传统教育改革等活动和思想,是符合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7.
李贽在明嘉靖四十五年就被引入心学之门,而其思想的真正启蒙则是在"大衰欲死"苦读佛经之时。李贽何时苦读佛经?曾读那些佛典?佛典到底给予李贽那些影响,使他茅塞顿开、窥见生死学问之源光点,从而走向学佛一路,成就了狂禅李贽。这不仅是明代思想史上需认真探究的问题,也是明代文学史特别是明代文学编年史上需敲定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问题。经研究可知,李贽思想的真正启蒙是在姚安鸡足山"翻阅贝经"的明万历六至八年;所读佛经为《坛经》、《般若经》、《心经》、《楞伽经》、《法华经》和《金刚经》等,信奉"有为教"与"净土宗",最终悟透因缘法,形成真空观,不仅从学理上明白了"生死大学问"的根本,而且找到了求得解脱生死轮回之苦的方法与途径。同时,奠定了其后来"凡圣如一"的平等思想和"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非权威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8.
北宋开放的世风和女性意识的觉醒,造就了一代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以她的词著名于世,其词风独特,自成一家,对我国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愁善感的性格和坎坷不平的个人经历使词人塑造了各种典型的女性形象,从而折射出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面貌,对我们研究宋代妇女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拟浅析李清照词的闺中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959.
魏良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2,39(1)
晚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的时期 ,中华文明经历着严重的危机。十国之一的南唐却在这时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推向又一个新的发展高峰。自此之后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再只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国家财政的支柱 ,而且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地 ,人文荟萃 ,精英辈出 ,对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并且与日俱增。作为南唐国的创建者李 ,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对此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为当时平民百姓所肯定的“好皇帝”。站在历史的高度看 ,李及其建立的南唐在挽救、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中做出了自己时代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60.
杨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40-44
“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是隋末的政治谶言,它们分别为当时两大集团——太原李唐集团与山东豆子、高鸡泊集团所利用。李唐建立后,更把“李氏”之谶加以发挥,作为自己代隋而立的符命。对于这两个谶言,前贤皆没有上溯及这些谶言的早期历史背景,本文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考察,试图揭示它们的发展脉络及其在社会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