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民族学   41篇
丛书文集   428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589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她的词中除了抒发寂寞深闺、国破家亡的愁情外,还抒发了离别痛苦之愁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眷恋,歌颂了自己美好的爱情生活,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满足。  相似文献   
982.
清末 ,张之洞在海南面临外国列强威胁和黎族人民不停打击清政府统治的背景下 ,对海南进行了大规模的镇抚和开发 ,并取得一些成效 ,推动了海南黎族人民的进步。其全方位的开发政策为我们今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促进民族共同发展以及民族团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83.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在内容上虽进行了一些增补修订 ,但在词义注释方面 ,个别地方仍有欠妥之处 ,本文指出其误注 4条 ,每条均作简要分析 ,并给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84.
学是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艺术。李德懋进行诗歌创作,既基于内心的缺憾,将学创作视作消解内心苦闷的工具,同时,他也通过自我省察,努力使自己具有一种人格美,求得自我人格理想的实现,并藉此追求一种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985.
占骁勇 《云梦学刊》2005,26(3):22-25
宁稼雨所“撰”的《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意图超越包括《中国文言文小说书目》在内的许多小说书目和词典,但他著录一些己见著录、仍然存在并很容易见到的小说动辄云“未见著录”、“已佚”和“未见”,在小说的分类、类型问题上,也表现得轻率和随意。更让人怀疑他的“学术品位”的是,他的《提要》不但没有“尽可能标明出处来源”,而是大肆“掠美”,其中抄自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和《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二书的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986.
厉神占梦与《惜诵》中两“曰”字的人称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世年 《云梦学刊》2005,26(3):38-41
《惜诵》中厉神占梦一节,连用了两个“曰”字,其原因何在?参考《离骚》中的灵氛占卜与《诗经·小雅》之《斯干》《无羊》的占梦,结合上古“习卜”的礼俗,并由《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考察楚国的占卜方式,可以推知:厉神占梦的过程分为首卜与习卜两次,故而其占辞也就分为两部分,两“曰”字便是占梦者两次占辞的分别引起之词。由此亦可就原诗之相关内容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987.
黄崇浩 《云梦学刊》2005,26(6):35-38,42
关于《离骚》结构的研究,是一个颇具意义的学术课题。《离骚》主人公灵均经历了“四重境界”,全篇可以划分为四大段落。主人公的心灵历经四大阶段,最终将“心灵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而主人公在“四重境界”的活动,不仅符合形式逻辑的“因果律”,同时也符合辩证逻辑的“否定之否定定律”。但是,《离骚》主人公的情志变化的结局却是“悖反”的,这就使得《离骚》的结构成为一种“两难结构”,一种永远开放的结构:它使《离骚》获得永恒。  相似文献   
988.
李金发是公认的中国象征派诗歌的鼻祖。大多数论者认为 ,李金发的诗“远离了民族的传统而走上了完全欧化的一路” ,却对李诗中俯拾即是的古典意象、古典格调视而不见。其实 ,李金发主观上并不忽视“中国古代诗人之作品” ,而是力主将中西方文化“试为沟通”。他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李金发的诗之所以晦涩难懂 ,原因有两个 :一是“食洋不化” ,二是他的“中文”底子并不厚实。  相似文献   
989.
关于万历阁臣任职内阁期间的奏疏的记载,《万历起居注》、《明神宗实录》和万历阁臣文集或奏疏集虽然有优劣之分,但可以互为补充参校的作用极为明显。研究万历朝朝政时,万历阁臣任职内阁期间的奏疏不可不读,而阅读这些奏疏时,将以上三书互相参照来读实不可忽视。近日笔者以《万历起居注》为主,参照阅读了李廷机的《李文节集》及《明神宗实录》的有关部分,将三书所记李廷机任职内阁期间的奏疏作了对比,对比的结果充分证明了以上所提出的论点。  相似文献   
990.
隋前乐府习称古乐府,隋唐以来古乐府地位日高,甚至成为与《诗经》相提并论的经典。从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可以清晰揭示古乐府的经典化过程:隋代王通《续诗》开启了古乐府经学化历程;唐代李白古乐府学从学理化、经学化、楷式化三个方面推进了古乐府经典化;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和郑樵《通志二十略·乐略》使古乐府经典地位获得了学理支撑;元代左克明《古乐府》为文人创作古乐府提供了简明读本,对古乐府的楷式化有所助益,杨维桢大量拟作古乐府彰显了古乐府的楷式地位;明代复古思潮兴盛,对古乐府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均有推进,在揭示古乐府艺术成就、推尊古乐府体式方面均达到顶峰;清代朱嘉征《乐府广序》将古乐府经学化推向极致,朱乾《乐府正义》在义理阐发的同时兼顾史实考证,对朱嘉征的极端经学化又有所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