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7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许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或者是在被改编前就已经大红大紫,或者是在影视作品大红大紫之后得以重新登上书架。同时,又有许多大红大紫的影视作品被改编为销路可观的文学作品。虽然影视传媒更占优势,但是文学作品的地位不会被影视传媒所替代。因为看影视,一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读原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产品语意学层次及层次之下各要素的主要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形式和造物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语意学层次和特征,并对以此层次和特征在语意范畴提出了当代设计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设计实践.从而对我们在探索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在语意学角度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电影文化也应与世界文化相接轨,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成果来展现和传承本国文化,这已成为世界各国传播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电影《赤壁》的视听语言来分析其中的电影叙事方法,主要从细节、人物、节奏和台词四个方面来展开分析,探讨在地球村的时代背景下,拍出为世界观众所喜爱的电影,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4.
对新时期研究生艺术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研究生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针对新时期研究生的特点,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探讨怎样进行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5.
内在超越性品格使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以思想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人类解放的事业中;现实的乌托邦精神追求则使罗尔斯的政治哲学理论致力于探索正义社会之一切可行的可能性。一种规范性政治哲学理论的建构,要在剖析现实中认知现实,获得真正超越现实局限性的力量,内在超越性的要求必然促进现实的乌托邦的实现。政治哲学应该自觉树立自身的理论品格,真正融入到社会公共政治文化整体中,有效发挥其启蒙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9世纪末日本优秀的女流文学者——樋口一叶,在其短短24年的生命旅途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身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欺凌,喘息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的生活状况。本文欲分析一叶自身的感情经历及对其作品《浊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道德宽容和复杂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渔隐主人著的《欢喜冤家》是古代白话小说中第一部突破正统性爱观念 ,客观塑造女性群像的系列小说集。它不以传统的贞操观念作为评价妇女的标准 ,也不把妇女作为道德说教的工具 ,对女性的情爱生活表现出以前小说家罕见的道德宽容。《欢喜冤家》中的女性大都是些人格独立、性格复杂、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具有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使现代读者得以了解明代广大妇女真实的爱情婚姻生活和内心世界以及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8.
论文选取五四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诸文学流派对西方唯美主义的接受,以此为着眼点来思考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问题.论文聚焦于五四文学,但并非全面叙述整个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唯美主义的审美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考察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见迥异的文学流派及作家代表作品,运用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哲学分析来论证唯美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相似文献   
109.
余华作为当代作家,其创作不论是80年代的先锋小说,还是后来转为民间语境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前期作品以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内容,后期作品以充满温情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本文试从人物、叙事等角度来探讨余华小说的悲剧特征.  相似文献   
110.
直东时期的义和团众崇拜孙悟空等神怪,并以之为附体之神灵。孙悟空形象对义和团的影响主要是晚清猴戏普及性演出所致。猴戏的动感状态对儿童少年具有天然的诱惑力。猴戏的舞蹈化动作,同样鼓惑起了团众的动感本能。猴王崇拜的心理还重新锻造了少年团众的童贞气象。美猴王的神怪出身和非凡能耐,促动了团众中少年儿童的超人幻想。团众童子军一系列的打教抗洋事件,再现的恰是现世猴王的叛逆行径。孙猴子七十二变的超凡本领还激化了团众改变自身命运的冲动。孙悟空形象对团众的影响呈现出消极和积极两类因素,其反叛特性激发了团民抗击外侮的志向;孙大圣大闹天宫、戏弄权威的举止,则启迪了团众戏弄官员、虐待教民的行为。孙猴子身上崇高与反崇高的特性皆反映在少年团中的行为之中。"悟空"的神圣性和"猴子"的戏耍性,拼合出了其高度对立的共同体,此类双面人格锻造了义和团童子军团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