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汪碧颖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77-79,103
试图从认知层面,即运用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从而为研究模糊语言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了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32.
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与其他诸多心理特征一起影响着人们每天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通过分析反事实思维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意义,就可以找到利用反事实思维来调节人的情绪和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我/你/他作定语不带"的"情况分析,描写其结构形式和语义特征,并以认知语法为指导,分亲属词、借子称谓亲属词、表处所的行政区划词、军事称谓词和单音节集合名词等几部分对我/你/他作定语不带"的"情况形成动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认为,学校美育是一种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美育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学生的审美认知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认真建构审美认知的范畴,特别注意审美认知与一般认知、艺术认知的区别;强调美育的独立性以及美育的创新和创造;关注美育的全面性,使美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刘骞 《兰州学刊》2006,(12):55-57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其不同的视角对国际合作问题进行了诠释。现实主义学派认为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本质,只有在权力均衡过程中和霸权存在的前提下,国际合作才有可能发生;自由主义学派接纳了现实主义的前提假定,但这一学派却认为通过制度协调可以有效的缓解无政府状态带来的不信任,促进国际合作的发生;建构主义者颠覆了无政府状态是先验给定的假定前提,认为国际合作是由国际社会建构而成的,国际合作的发生取决于行为主体之间的彼此认同和共有知识的多少。比较西方主流学派的国际合作思想对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分为由衔接手段支持的显性连贯和由非语言因素支持的隐性连贯。隐性连贯与不连贯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语篇内存在统一的语域而后者没有。隐性连贯的存在有其社会和认知的基础,它有三个特点:它是隐性的,外指的和认知的。  相似文献   
37.
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对投资者启发式认知方式研究的发展,本文发现,目前的会计研究基本忽视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与投资者在短时间内的决策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都存在"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的现象,并且提出以报表发布时间的早晚采衡量及时性的观点.对此,本文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探讨了在新信息即将发布前的短时间窗口中市场反应的具体诱因,发现投资者的心态和认知过程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影响较大,而报表发布时间并不构成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我国当前制度仍存在着不利于投资者保护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8.
汉语歇后语的框架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汉语歇后语置于框架理论之下对其生成与识解进行阐释,认为汉语歇后语的前段为其后段的生成及识解提供了框架背景。  相似文献   
39.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义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高级认知活动被称为范畴化。范畴化就是把通过体验获得的概念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认知过程。然而词义在范畴化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某些因素而丧失其原有范畴特征,经历非范畴化的过程。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探讨词义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相似文献   
40.
There is a recurrent paradox: why do catastrophes always seem to be “anticipated” ex post but never ex ante? This study of the warnings issued prior to the last major natural catastrophe experienced by France—the storm of 27 December 1999—focuses on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e surprise occasioned by this event. Even though the French weather bureau had forecasted the storm, why did civil defense workers declare that the scale of the event came as a surprise to them? A multilevel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weather-warning system shows that a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contextu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turned the warnings into routine messages. The 1999 storm serves to describe an ideal type of a particular risk, namely the treacherous risk, which is clearly announced but disregarded because it seems so famili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