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 ask whether the highly confrontational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the airlines is unique to that industry or a sign of a deepening crisis in union–management relations nationally. First, airline labor relations are re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extremely contentious negotiations, intense industry competition, complex and fragmented bargaining structures, frequent bankruptcies, and unpredictable external shocks. Next, concessionary bargaining in the airlines is discussed, and a new and extreme form of concessionary bargaining is identified.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oncessionary bargaining in the airlines and its spread to the automobile sector is then interpreted as the early signs of a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concessionary bargaining are then described at the workplace, company, union, and societal levels.
Gary ChaisonEmail: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对女性意象的描写与分析多从女性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入手,即按因果规律来解释女性意象,使得作品和评论中的女性意象缺乏人性美,未达到人性审美层次。女性个体不应仅仅从外部和个体分析,还应当从女性心理结构入手,分析女性深层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狄更斯在其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和最后一部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犹太人物形象——恶棍费金和绅士瑞亚先生。费金的肮脏丑陋、讨好巴结、吝啬贪婪以及残忍恶毒,与瑞亚的温和优雅、自尊坚定、追求平和以及同情友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背后所反映的,一方面是英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盲目偏见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反犹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丑化犹太人的典型模式;另一方面是作为人道主义作家的狄更斯刻意进行的犹太人形象颠覆,狄更斯为自己、也为整个犹太民族进行了正名。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的20余年来,俄罗斯从思想界到文学界对前苏联历史进行深刻反思,重构"苏联"记忆成为当代俄罗斯小说的重要内容,文学由此变成诠释"苏联"形象的特殊话语方式。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缠绕,在小说中如何重构苏联记忆成为一个复杂的文化问题。面对同一个苏联"文本",出现了几种迥异的文学诠释路径,由此呈现多重的"苏联"面。小说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政治祛魅化的"苏联"、日常生活化的"苏联"、情感符号化的"苏联"。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对新俄罗斯小说中的"苏联"历史书写问题进行系统爬梳、审辨,可追踪考察当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俄罗斯民族如何运用文学叙述策略建构"苏联"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5.
图里和拉多两位学者提出的伪翻译实质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属于创作,后者属于与原文相距甚远的"翻译",需要同误译和有意误译区分开来。把真翻译、伪翻译、创作以及学术置于一个三维阈际空间当中,可以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对于伪翻译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其对翻译研究和其他相关研究均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国12省36县进行田野调查,对农村集体成员权制度在农村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弄清其实际运行状况,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访谈材料做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户籍确认标准已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张力;成员资格确认标准的严格程度与集体经济发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农户对成员权应然层面的主观认知与集体经济发达水平之间具有交互性影响;成员权的实际享有程度较高,但集体利益诉讼权的享有还有待强化;农户对法律明确规定成员资格丧失情形的认可度很高,且乡土社会内在逻辑深深影响着农户对成员资格丧失之应然情形的主观认知.  相似文献   
17.
自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出版以来,洛丽塔的身份之谜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临终独白的主人公,洛丽塔身份的"真实性"颇值得怀疑,她是亨伯特被压抑了的欲望的隐喻。作为亨伯特无意识的一种建构,洛丽塔是亨伯特无意识欲望的一个出口,一朵绮丽的"镜中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阐述了集体创新理论的发展,并对集体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企业形成集体创新能力的其中的两个因素(员工的忠诚、合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模型.用浙江省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实证上进行验证,得出影响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的两因素模型.在结果讨论中,对小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指出外部环境处于劣势的小企业,应把企业的集体创新能力作为形成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对于只提供集体公共产品的商会来说,如果行业内的企业都是利己主义者,且加入商会完全自愿,则"搭便车"的行为会使得集体行动无法实现,商会的发生机制亦将成为难解之迷。假如行业中存在利他主义的企业,其利他行为将使其他企业意识到行业的共同利益,从而抑制各自的机会主义倾向。利他主义者的存在起到了一种"凝结核"的作用,他们除了付出物质上的代价去增进行业的共同利益外,还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游说其他企业,推动行业的集体行动。多数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通过集体行动来获得合作剩余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为了增进自身利益和整个集团的利益,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会成为商会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wo large-scale cases ? the 2013 Boston bombing and the 2015 Bangkok bombing, each of which spurred an online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concerned citizens to find the bombers. While both bombing cases had different cultural discourses, the processes and outcomes of the online investigation were similar: there were rampant speculation and rumor-mongering, as well as false accusations and harassment of innocent suspects.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understand how such acts of mob justice happened. Using actor–network theory, 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tool for mapping out the networks human and non-human interactions, I discuss two types of networks found in both investigations. The two network types demonstrate how a claim can be construed as fact or fiction through such networks of interaction. In light of debate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fake news and alternative facts,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current and precarious state of truth in today’s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