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86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271篇 |
社会学 | 30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眼于世纪之交国际共运形势、时代特征、世界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越南共产党对当代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趋势与规律的认识,从一个角度揭示出越南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趣味”是梁启超用以界定艺术审美特性及其功能价值的范畴。梁启超指出。艺术是一种基于“情”与“美”的独特的自主性审美活动,它以情感性打动人心,以审美性愉悦人心,从而有益于人生,并与社会发生微妙联系。通过“趣味”范畴,达成艺术本质论与艺术价值论的合一,并在“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艺术”之间求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3.
六艺中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向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98-102
六艺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在夏商之时 ,已有六艺教育的基本内容 ,但并不完善。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 ,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 ,六艺的内容确定下来 ,形成了以礼为首 ,包含有德、智、体、美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礼同乐、射、御等体育、艺术教育内容的结合 ,表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美育的特点。礼的核心是维系宗法社会的根本 ,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它同乐、射、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最终实行政教合一 ,适应周代宗法社会的需要 ,为统治者培养合格人才。美育在乐、射、御中得到了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表现 ,在造就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4.
1950年代国内就现实主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文艺报》积极介入论争,以其绝对的权威性通过译介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文章,引导50年代国内文艺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奉为我国整个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1950年代《文艺报》通过传播苏俄文学文论对现实主义论争产生重要影响,探讨《文艺报》在传播苏俄文学文论从而影响国内现实主义论争进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及其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重视期刊传播对中国当代文学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6.
雨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107-109
衡量艺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是社会性和审美理想的统一.两者的统一,首先表现为功利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其次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再次是社会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胡正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50-54
当代出版物文字校勘不受重视,本已是学界同仁所共同谈论的话题.改为电脑排版以后,又出现了相应的新现象、新特点.主要有数字失校、繁简字转换张冠李戴、同(近)音字词混淆、字形相近致误、同音词乱用对成语的重大伤害诸项. 相似文献
8.
卢鹏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54-56
美术史论课程作为高职审美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当前怎样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当代人文素质和审美文化素养的实用技能人才成为高职美术类专业史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研究课题。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美术类学生特点、美术史论教学的现状分析,力求为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抽象的历史观,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之上,关于人类历史活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科学历史观如何建立的理论。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历史自身所具有的辩证发展特性及其面临问题的挑战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根本动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所以区别与其他世界历史论而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体现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对于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