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2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0篇 |
民族学 | 82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37篇 |
丛书文集 | 367篇 |
理论方法论 | 76篇 |
综合类 | 1021篇 |
社会学 | 301篇 |
统计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82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王雪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34-139
明清时期由运盐河、大运河、长江、淮河及其支流构建的淮盐运输线路,是一条覆盖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6省广大区域的文化线路.作为淮盐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江苏,应在文化线路的视域下,认证淮盐文化遗产价值,确定保护对象,制定专项规划,率先实行淮盐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以系统地展示江苏淮盐区域的文脉及网络肌理,彰显其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62.
无论是大型的开放式组织,或者是小型的闭合武的各类社群组织,其“组织生命周期”的存在,有时几乎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任何一个文化机体在流动、迁变过程中,其文化断裂系数(CV)等于0.28和0.41,是两个临界值.当少于等于前一临界值时,就开始进入“纯”(P)文化态,并极有可能出现“成功的陷阱”或“反学习”;当大于后一个临界值时,则开始进入“超”(S)文化态,必将陷入“文化断裂”,进而极有可能导致文化危机的出现.从“超”(S)文化态、至“合”(Ⅰ)文化态、至“和”(H)文化态、至“纯”(P)文化态,是一个连续的、周而复始的“文化质量周期”.任何一个文化机体在其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互动过程中,几乎必然地会发生这种周期性流变现象,且极有可能正是导致“组织生命周期”的最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63.
当代国际政治局势越来越复杂,局部战争冲突爆发越来越频繁,这种强烈的外部冲击会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冲击。通过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从产出、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率变化等方面研究局部战争对宏观金融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局部战争对宏观金融造成的影响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但是这些领域本身存在着联系,当它们同时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冲击对其造成的实际影响将因冲击的叠加作用而变大,而且政府的调控手段的作用也会受到更大的限制。通过对局部战争对一国宏观金融的整体影响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应如何采取合适的政策手段应对局部战争对于宏观金融冲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4.
《左传》所见女性大多出身于春秋时代的贵族之家,深受礼乐文化熏陶。然而,礼崩乐坏的春秋社会让她们的文化身份不断演变。她们进入史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被文学塑造的过程,等级社会下的礼乐文化制度自然成为考察《左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65.
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提升云南民族文化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目前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率不高 ,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因此 ,应该在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上下功夫 ,在提升民族文化生产力上下功夫。而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提升 ,具体靠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转化力、内涵力、后续力、创新力、规模力、科技力的提高来实现 相似文献
966.
基于明、清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大统一政策的政治文化感召以及南迁德宏后汉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在近代与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侵的重大历史契机中,云南景颇族的文化认同由族群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向更高层次上的升华,使云南景颇族的政治文化具备了良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7.
对拉康来说 ,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 -主奴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 ,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的 ,可是 ,拉康的新发现是 ,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我们知道 ,在黑格尔的这一理论中 ,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的转换要件。可是 ,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 ,暂时悬置了延迟的欲望。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 (劳动 )关系时 ,他获得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的有力武器。在… 相似文献
968.
近代以来从西方到中国单向输入为主的理论旅行,促成了体制化的西式基础学科、西式国学和中式的西学,其中存在着必然的文化误读和文化重写,并由此形成体制内外中国学者特有的西方意象。故此,给中西学术的“文化间性”赋予必要意义,对学术符号本身作后现代式的去魅,可能有助于在不乏主体性和主观性的文化意象中,定位当前中国社会思想的各派理论,进而寻取活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969.
郭金荣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3):113-117
本文论述了耶稣会会士邓玉函于明末清初之际来到中国 ,逐渐背弃原来来华传教的初衷 ,转而帮助崇祯皇帝修历 ,并在中国大力传播天文学及医学知识。与此同时 ,他也把我国的医学知识传回了西方。最后 ,他与中国官吏学者王征共同合作写下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把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机械学基础知识传授给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970.
何云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3):9-12
“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的基本态度是信任支持还是怀疑,大多数人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前者。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材料的正式公布,这一看法遭到了不少研究者的质疑。一时间,理论界关于“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态度的认识再度变得模糊不清。这主要是由于对这些材料的误读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一直是信任有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