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元杂剧中上场诗使用频率极高,使用比例相当大,但至今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专题研究。本文从上场诗的类型、体式、功用及重复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力图发掘总结出元杂剧上场诗的某些显著特征,以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话剧是民国初年传入成都的新式娱乐之一,其在成都的发展经历了初兴、繁荣、沉寂几个阶段,市民对其态度也由隔膜排斥到热情追捧。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激进化趋势,社会精英眼中的成都话剧却在短短的数十年中由代表西方先进文明,应大力提倡的新式娱乐,转换为令人醉生梦死,应严行禁止的旧式娱乐。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民国社会经历艰难曲折,逐步、缓慢的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3.
The concept of a single reality view of social situations has been problematized and deconstructed in recent critical literature on organizations. However, much of the managerial literature promot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unity, and hence much managerial intent and action is still bounded by convergent and exclusive thinking, within a unified and unifying structure. In critically engaging with notions of unity and convergence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we seek to promote divergent thinking that accepts that organizational actors perceive multiple realities, and that these are not unstructured, but are framed by micro‐level structures that are both constraining of, and constructed within these realities. We apply dramaturgical and narrative analyses to elucidate and elaborate organizational actors' complex realities of the experience of change through trac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various narrative lines which were intertwined in monological accounts that predominated in the organizational situation from which our illustrations are drawn. The illustrative examples for this paper are drawn from a series of longitudinal interventions within a large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 investigated through multi‐methods including consultancy projects,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material drawn from the various interventions has been subject to reflection and critical examination over time and from a number of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84.
“清商”最初是专指性的音乐术语。它成为妙曲的代称,完成于汉魏之世。“清商”内涵的这层演变,主要与当时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器乐与人声相结合的歌舞乐开始盛行,二是时代普遍缺乏较为精确的乐律知识。本文的探讨说明,是“清商”而不是“清徵”、“清角”成为妙曲的代称,反映的正是汉魏时期音乐史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5.
受外来影响而出现的话剧与历史悠久的戏曲,它们在彼此排斥、鄙薄的表象下,更多的是在碰撞中相互吸收借鉴,在现代历史阶段呈现出话剧民族化与戏曲现代化的发展特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造就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繁荣,也为当代戏剧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6.
关汉卿是最有成就的元杂剧作家之一.对于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历代评论家说法各异.而有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评价的标准不同.作家的文学地位,取决于他自身创作的成就,取决于他所创作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客观的标准.对于关汉卿的戏剧地位评价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7.
新剧“甲寅中兴”指的是从1913年下半年开始到1914年,持续了大约一年多时间的新剧发展态势。一般观点认为新剧在“甲寅中兴”之后,基本就衰亡了。事实上,新剧在上海的剧场演出中仍然占据着很高的比重。现有的大多数戏剧史论著一般不再谈论新剧在1914年之后的状况,用“衰落”两字一带而过,这既是由于史料缺乏,也是主流价值追求造成的思维定势。1914年之后,在游戏场中仍然不间断地上演,而游戏场中的这部分演出是不被主流戏剧史书写者放在新剧的演出中进行考虑的。要还原新剧在当时真实的演出状况,必须对它进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88.
作家主体是创作过程中最活跃的闪素。古代剧论家认为优秀的剧作家既要具备曲学方面的天资禀赋,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广泛吸收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养分,妙手善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创作能力。他们对创作主体综合素质的强调,其实质己深入到对集抒情、叙事、表演于一体的戏曲本体特征的深刻体认。  相似文献   
89.
论述了《鸳鸯镜传奇》剧本刊行于世的经过,指出该剧本继承了中国戏剧爱憎强烈、善恶分明的优秀传统,客观反映了晚明政治现实;表现了作者欲以此提供历史借鉴,表彰忠孝节义,提倡名教的正统思想;同时还指出作品以因果报应惩恶除奸,而又刻意回避民族矛盾,是其时代局限。全剧说教太多,缺乏应有的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苍白单薄,艺术上平庸,是为文人案头作品,反映出传奇创作在乾隆时期的衰惫与没落。  相似文献   
90.
梁燕丽 《社会科学》2012,(4):177-184
香港话剧20世纪上半期在中国剧运影响下成长,1960年以后在西方现代戏剧影响下蜕变,1980年代开始走向本土化和主体建构,在中西文化交汇和多元整合中,创造出独特的港派话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