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84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64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5144篇
社会学   17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探索文学可谓成绩斐然。在对其崛起的理论机缘和繁荣局面进行全面回顾的同时,从其对题材领域的拓展、生活本质的开掘以及对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肯定了其维持文学创作生态平衡的价值,以及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繁荣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2.
该文重温20世纪50年代边疆文学的代表作《军队的女儿》,以此探讨50至60年代边疆文学对青年支边那段历史的时代书写与个性追求而呈现的审美特征。以此探讨文学与意识形态、文学与历史、个人与集体、宏大叙事与个性写作之间种种复杂关系,尤其是挖掘边疆文学因独特的政治背景、地域特色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3.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高校学报不应等待观望,而应尽快转变认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新的尝试,为自身的发展服务。高校学报要走的个性化特色化之路,通过对可资形成特色的各种条件进行创造性整合,形成刊物的个性与特色。注重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提高所刊论文的引用率与引文率,在增强社会效益上做文章。同时,也要重视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等工作,以期使学报的生存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4.
论文学风格的地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是古老且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代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是十分显著和凸出的,但也呈现出泛化的特征,即主要集中在南和北两大地域风格的差异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渐趋消融,同时也在潜在强化。到了当代,却出现了多元和具象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城与城之间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35.
别集、总集均属于古代集。它们的编辑,尤其是别集的编辑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先秦时期章多以单篇流传;两汉之际,史家录作品由依类分别记录,到逐类记录;东汉末至建安时,别集雏形已形成。魏晋以降,出现以姓氏标明为集的《诸葛氏集》。最早的总集是晋挚虞的《章流别集》,而不是刘向所编的《楚辞》。  相似文献   
36.
公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由扁平人物过渡到中间人物,由中闻人物过渡到圆形人物,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 这是公安文学兴盛的标志,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7.
朱光潜不是一个否定文艺与道德关系的美学家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有直接关联 ,也与朱光潜希望改造社会的愿望有关。但朱光潜对文艺与道德关系的三种解答 ,没有解决文艺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问题 ,他对文艺与道德特性的区别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38.
民俗风情对文艺创作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文艺民俗学因之而成为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民俗”在民间创造和传承过程中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神秘感及地域时代差异。民俗与文艺的结合与互动,缘于人类把握世界和表达自我的共同需要,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普遍性文艺现象。民俗从内容描写上的渗入与补充、形式构成上的影响与借鉴两个方面对文艺创作产生影响,体现出自身的多重艺术价值。强化文艺的民俗倾向,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9.
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研究轨迹,对韩中两国的学术界都有重要意义。20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研究方向差别不大,中国当代文学及港台文学研究方面较落后,研究对象集中。21世纪的研究倾 向是: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更多起来,并脱离中国研究的既定道路,韩中比较文学研究相对活跃。  相似文献   
40.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非现代性特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实。文学运动规律的混乱无序性以及文学独立品格的人为淡化,使其完全背离了它所刻意追求的西方现代文学模式。不同时期所宣扬的西方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都明显流露出儒家入世哲学的浓重色彩。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现代汉语包装形式,它无法根绝自己独特的历史遗传性,同时也难以融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话语系统。所以,中国现代作家那苍凉而悲壮的启蒙呐喊,集中体现着他们对于“现代性”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