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83篇 |
理论方法论 | 34篇 |
综合类 | 39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戴显群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73-77
后唐时期,由于庄宗宠信伶人,遂使伶人干政弄权、败纪乱政,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种奇特的伶官现象。剖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隋唐以来音乐艺术的充分发展使宫廷伶人地位上升、庄宗本人笃好音乐、庄宗用人政策失误以及五代政治制度败坏诸因素。 相似文献
22.
高贤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4):80-83
鲜卑民族原来是没有孝悌观念的,孝悌观念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来是从孝文帝时期才开始的。为普及孝悌观念,孝文帝采取了五大方面的措施。孝文帝的举措使鲜卑民族最终接受了儒家重礼重孝的文化传统,也挽救了自汉末魏晋以来汉民族的家族伦理危机,为民族融合、社会整合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
隋与高句丽的和战关系一直是隋朝对外关系和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文帝建国以后,着力构建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对高句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从起初的怀柔远人、积极防御,到后来与高句丽的初次交锋而又止,经历了从"和"到"战"再到"和"的微妙转变。经过隋文帝的努力,其封建统治可谓如日中天。但是,隋炀帝为扩大这一成果,最终对高句丽诉诸武力,因此导致隋朝衰亡。 相似文献
24.
杨增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5):93-96
废立皇后是唐朝初期的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然而对这个事件的研究却不多。通过微观的内视与宏观的研究发现,这是一次由个人感情纠葛引起,进而转化为一场政治斗争的事件:唐高宗因私情而与武则天联结在一起;王皇后因与萧淑妃争宠而助高宗引武则天入宫;武则天因问鼎皇后宝座而使情感事件上升为政治事件;高宗的家事化处理因李义府之策而转化为国事化处理,又因李责力之言复回到家事化处理方式上来,最终确立了武则天的皇后地位。 相似文献
25.
26.
霍彦儒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1
为研究陕西黄帝陵“国祭”地位的形成,通过分析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检索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对黄帝陵的祭祀,分析认为,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主张可能有误,真正的黄帝故里应在泾渭流域的黄土高原;黄帝陵“国祭”地位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是不可置疑、不可被替代的。 相似文献
27.
单超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回纥,又称回鹘①,今新疆维吾尔族与甘肃裕固族的祖先,属于铁勒诸部之一。隋末唐初,与其他铁勒各部散处于今蒙古
高原,西至天山,分别臣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贞观二十年(646 年),唐太宗灭亡薛延陀汗国,漠北铁勒诸部开始散乱的各
自发展,回纥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亲近唐朝积极与唐朝交流互信,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漠北铁勒诸部,建立了强大的漠
北回鹘汗国。以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为时间段轴,梳理了回纥与铁勒诸部周旋,逐渐强盛以致为后来取代薛延陀建立强盛的
漠北回鹘汗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历史。 相似文献
28.
隋炀帝开运河为巡游史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11-18
本文搜集史料对隋炀帝即帝位后大业元年连兴大役 ,在南运河开凿贯通后即率后宫百僚巡游江都的史事 ,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政治分析。驳正了旧史旧小说所谓开河巡游为享乐游玩的说法。指出南巡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促进了国家统一 ,其实质是以文化联络来巩固政治统一 ,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意义。但耗费太大 ,民众难以承受急政重役 ,而“帝王若竭生灵力 ,大业沙崩固不难”。 相似文献
29.
朱绍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5-9
古文献关于帝舜故里的记载分歧井不大,只是由于对古地名的解释不同,才产生了分歧。以濮阳独 有的地名负夏(瑕丘)为坐标,可确定帝舜故里在溪阳。根据舜为东夷人、冀州人的记载,可排除舜故里在 山西、江南的可能性。至于帝舜故里的山东鄄城、河南范县(濮州)说,乃是历代区域变化产生的误解,实 际帝舜故里姚墟、负夏及历山、雷泽、河滨均在今河南濮阳县境域之内。 相似文献
30.
汉武帝在其执政时期 ,倡导儒学 ,广施德政 ,同时 ,又创新改革 ,以法治国 ,恩威并施 ,德法兼用 ,积极寻找多渠道的治国良方 ,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