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517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作为现象学与电影联姻的产物,“现象学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不仅表征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语义,也是解开安德烈·巴赞电影现实观之内核的密匙。在“何为电影的现实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巴赞始终抱有一种比较开放和辩证的立场,只要能遵从“现象学现实主义”的两重内涵,即面向事物本身以及本质真实,都是巴赞心目中理想的现实主义。而在达到现实主义所使用的手段及方式,再现与表现的配比关系,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配比关系等问题上,巴赞则几乎完全没有限制性的要求。这种在巴赞著作中处处可见的开放性虽然有时给人一种随意甚至自相矛盾之感,但实际上恰恰反映出巴赞理论的悖反性张力。  相似文献   
612.

Background

Interpreters (lam in Thai) have been employed in maternity services in Thailand due to increasing numbers of Burmese women migrating to Thailand. Access to healthcare interpreters is crucial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Burmese migrant women using Thai maternity services but no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the lam.

Ai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and experiences of healthcare interpreters (lam) working in Thailand. The perspectives of nurse-midwives and migrant Burmese women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lam are also included.

Methods

Ethnographic methods including observ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women, nurse-midwives,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the lam were used.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four Burmese lam, nine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10 Burmese women.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Findings

Three major themes captured the role and experiences of the Burmese lam; ‘more than an interpreter’, ‘challenges in sustaining the role of the lam’, and ‘benefits for me and my community’. The Burmese lam had two key components to their role: interpreter and, healthcare worker. Key challenges included lack of clarity around role boundaries, limited training, and, low remuneration.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Despite the challenges, the lam believed their presence encouraged Burmese women to attend antenatal care. They described benefits for themselves, including ‘on-the-job’ training. Community trust in the lam meant that Burmese women and families sought their advice within the communit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migrant workers play in collaborating with nurse-midwives to ensure access to maternity services in middle-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613.
影视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路子,以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1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ost prominent tropes in the earliest and most recent filmic representations of Roma.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Roma abound in many fictional features as well as documentaries,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Roma as eternal nomads to racially prejudiced depictions of Roma women and the alleged innateness of music to Roma. Because images and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change over time, the paper juxtaposes the earliest portrayals of Roma with those produced in the last 15 years. The analysis particularly centres on two dominant reoccurring tropes: types of spaces typically occupied by Roma in film, that is the lack of a place or so-called placeless-ness of Roma; the gendered other, or the Roma woman and the culturally and ethnically othered Roma musician. Ultimately, by analysing how these tropes have persisted in varying forms over 100 years, this work points to the filmic imagery that perpetuates antiziganism, but also how the same has changed over the years to offer possible counter-narratives.  相似文献   
615.
基于影视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联姻性,从我国当下"一体两翼"的文化格局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校园文化的刚性要求,以"红色影视"的教育情境营造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商业影视主旋律化的价值整合理念指导大学生健全人格;以纪实影视对"蚁族"问题的关注疏导大学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16.
20世纪90年代,在电子媒介扩张和纸质媒介相对萎缩的大背景下,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影、电视不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而且开始将其媒介产品和表达方式输出到文学领域。不论是从影视剧本到小说的写作流程、从影像叙事到文学写作的趋同,还是从影视产业链衍生出影视同期书来看,影视在这些传播活动中都是信息发布者,占有主导地位,而文学则因成为信息接受者而具有了次生性。这改变了以往从文学到影视的单向传播模式。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换是在影视与文学之间媒介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并加快了这一媒介权力重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617.
与传统的电影翻译提倡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同,后殖民理论给中文电影英译时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向英美观众的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确立其文化身份,促进多元文化健康发展,但同时译者必须尊重文化交流和电影翻译的一般规律,注意杂合的度,防止过分异化的台词出现.  相似文献   
618.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的话,那么谢晋就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把传统、西方、当代结合到一起,一直保持和时代同步,成为中国主流电影30年的代表.谢晋是谢晋时代的高峰,而且也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不可逾越的经典大师.  相似文献   
619.
主流大片的话语建构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生态学或生态批评的视角观照当下中国的主流大片,无疑可以获得一种更为普泛的价值取向和较有成效的言说方式。也正是基于电影生态学与生态批评的理论前提,可以提出主流与非主流、大片与中小影片以及主流大片的生产与消费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有望在积极适应、协调互动和力图创新的层面上为主流大片寻求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向前迈进的依据。总的来看,一个公正、平衡的中国电影生态,需要在主流电影与非主流电影的积极适应和相互转换中逐步构建。漠视或者清除了非主流电影,主流电影也会失去健康的肌体与创新的活力。而在多元的全球化背景下,在独特的中国电影语境里,国产大片蕴涵着许多复杂的动因、具体的过程和丰富的细节,简单的是非论证和抽象的价值评判都是不太可取的;对国产大片的生存境遇和生态状况进行较具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正是大片话语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与此相应,主流大片话语不仅跟中国整体的电影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而且需要政界、业界、学界与媒体、观众的共同对话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中国主流大片的生产与消费,使中国电影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生态平衡之路。  相似文献   
620.
商品化权是指权利人将自己的姓名、形象及创作的作品、角色、标志等通过商业化使用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的权利。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立法因对影视虚拟角色及演艺明星商品化权保护缺失而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本文建议在我国增设商品化权制度,并从商品化权权利归属、权利构成要素、保护期限、侵权救济及权利限制等方面提出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