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88篇 |
理论方法论 | 20篇 |
综合类 | 346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诸多史料的辨析认为,战国后期,冯亭献上党与赵国是其暗降秦国的诈降,冯亭的华阳君封号非赵国所封,冯亭后人在长平战后留潞和迁赵反映了冯氏家族在献上党问题上的分裂。 相似文献
72.
杨文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74-78
冯延巳是五代时的词坛名家,他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词史上的地位也很重要。文章从冯延巳的生平及其词的考证、冯延巳词的艺术价值、冯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冯延巳与其他词人的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对冯延巳及其词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以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73.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为最高境界,它是"知天"、"事天"、"乐天"、"同天"的统一.这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观点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从认识角度说,这种境界体现了与西方理性主义倡导的二元对立所不同的系统思维;从实践角度说,它倡导限制人的物质欲望,提升精神人格;从审美角度说,人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移情"把自然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使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4.
贾熟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96-99
按照清代制度,科举戒律森严。但因其为进身之阶,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咸丰初年,条子关节之风已经盛行,大庭广众之中不以为讳。咸丰帝决心整顿,结果是上相弃市,士人满狱,震惊朝野,影响深远。有人认为此案系载垣等公报私仇,实际上完全由咸丰帝决断。 相似文献
75.
彭焱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9-51
艾米莉·狄金森是与沃尔特·惠特曼齐名的美国著名女诗人。本文选取了狄金森的两首经典诗歌"暴风雨夜"和"篱笆那边",从标点符号、语法、韵式、修辞手法、遣词与诗歌风格等方面比较了狄金森诗歌的两个汉译本:江枫译本和蒲隆译本。文章指出了两个版本各自的特点,即:江枫译本简约、内敛而稍显生硬、机械;而蒲隆译本流畅,但略失之于简约。 相似文献
76.
哈罗德·阿克顿是英国的历史学者与汉学家,也是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哈罗德·阿克顿选译冯梦龙“三言”小说,并结集为《四则训诫故事》,既是其生平第一部汉学著述,又寄托了他的中国文学理想。《四则训诫故事》的译笔雅俗并举、瑰奇生动,被誉为“东方《十日谈》”。在注释环节,阿克顿以严谨的史学研究态度,引证大量汉学典籍为该书作注,向英语读者呈现了西方文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汇编。同时,阿克顿通过强化楔子部分的归化翻译,彰显了冯梦龙“三言”作为通俗小说的伦理性色彩,擢升了译本的训诫意义。而阿克顿对译作篇目的甄选与编排,在不同章节间形成复调,与冯梦龙的创作动机相契,并与阿克顿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创作期待融合,汇通了中西文人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77.
薛其林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5):76-79
实证方法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领域渗透的结果 ,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主体方法。可证实性原则是实证方法的核心。经由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的介绍 ,这一方法在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传播 ,影响及于每一学人。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在此一方法的基础上吞吐中西、融会创新 ,构建起各富特色的学术体系。经过实证方法的洗礼 ,传统思维方式获得了改造 ,科学思想与方法深入人心 ,民国学术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8.
刘爱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3):8-11
冯友兰基于维也纳学派"取消"形而上学这一理论主张,力图以逻辑分析的方法来重建其所谓的"真正"的形而上学.但是,冯友兰在此重建中不自觉地步入了一个致命的理论误区,即误以为维也纳学派的理论主旨是在于真正取消形而上学.而事实上此学派的真实意图却只是将形而上学从知识领域中剔除出去,并将其重新定位于体验的世界.冯友兰混淆知识与体验的世界,导致他并未能真正而合理地建构起"真正"的形而上学.此种理论结局也必然昭示我们形而上学必须从知识论领域中拔脱出来而予以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9.
从《清平山堂话本》到“三言”,文人的参与对话本小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对《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的改编为例,冯梦龙从体制、情节、语言等方面对柳永形象作了一番重塑,藉此也观见了话本小说发展史中文人化的轨迹:对话本小说体制的完善和定型化,思想主题的升华,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的圆熟,教化性的强化,语言的雅化。 相似文献
80.
薛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6):40-42
"风骨"一词在汉语诗学批评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汉文化中,它最早源于人物品评,随后转向诗文、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值得研究的是在我们多民族大家庭里,特别是在我国彝族发达的诗文论里,"风"、"骨"有别样的内涵,它们同样在自己的诗学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