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32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民族学 | 69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501篇 |
理论方法论 | 113篇 |
综合类 | 2494篇 |
社会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222篇 |
2010年 | 181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262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83篇 |
2004年 | 224篇 |
2003年 | 212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益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7-112
文化总是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对文化自觉的内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从先秦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天道观的变化以及礼乐文化的崩坏而导致的文化危机的角度,阐述了先秦文化自觉产生的历史动因。混乱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宇宙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先秦社会知识阶层中出现了“哲学的突破”,由此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也开始了“去神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2.
王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7-9
诠释学从施莱尔马赫发展到伽达默尔,历史意识已渐渐明晰,无论是“心理移情”还是“效果历史”,都体现出几代诠释学家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当然,明确历史意识的演化脉络,不仅有助于构建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更有助于为人文科学的兴起做好奠基,同时也有利于把握诠释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诠释学历史上比较有重要影响力的诠释学家们的历史意识,窥探诠释学发展中的历史意识之演化,并提出诠释学发展过程中历史意识的缺陷,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诠释学的进化态势。 相似文献
53.
斯洪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14-16
人的主体性是人文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直观、简单、笼统的表面层次上。布伦塔诺丰富了历史上的"意向性"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意向性"的内在性,并进而把人的意识活动区分为具有意向性指引的"心理现象"和无意向性指引的"物理现象",心理现象是由内知觉产生的,内知觉是一种当下的不假借于外物的意识,它具有直接自明的特性,内知觉才是心理现象真正唯一的知觉。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重要特性,只有具有意向性的意识活动才能作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布伦塔诺的这一思想,是在意识研究领域具有弗洛伊德式的科学发现,它消解了西方思想史长期以来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揭示了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内在于人的内心,也为建立真正主体性的思想而牢固奠基。 相似文献
54.
情报学素养是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学术素养之一,情报意识贯穿整个编辑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利用情报手段,掌握自己所需的情报,以帮助编辑了解学科前沿,正确地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使最有价值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55.
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4):48-51
语感意即学习者多方位接触某种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语感能力作为重要能力结构因素贯穿于中学阶段,其影响作用日益增强.中学英语教学要从听说、读、写等三个环节,持之以恒地将语感训练和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去感受语感、把握语感、实践语感.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乌托邦思想已经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乌托邦思想在西方并没有消亡,而是大有复活之势.现代社会压抑乌托邦精神,但乌托邦精神却挣脱了现实的罗网,它无处不在,已不再只是一种"虚假意识",它也是一种实践;不再只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7.
王志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2):78-82
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小说中游荡者系列形象的塑造是作家试图以边缘化的审美生存为现代都市人在商品与技术的牢笼中重新唤回情感与个性的一个尝
试。游荡者们摆脱了生活必然性的限制,以审美的眼光悠游于都市,其生存挣扎及其价值追寻方式为我们探索新价值的重建提供了启示:边缘化为价值探索提供了合适的角度与场
所,游荡所表征的现代审美意识为在理性化都市中重构日常生活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董兴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1):53-61
儒家为己之学是修身之学,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自省又是修身之本,故自省可谓是儒家为己之学的不二法门。先秦儒家自省意识奠定了儒家自省学说的基础,孔子及孔门“七十子”、孟子、荀子都有具体的自省思想,孔子的“内自省”“自讼”,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荀子的“参省乎己”是儒家自省思想的经典表达,在省过、为学、进德等重要方面初步建立了儒家自省学说体系,成为汉唐儒学、宋明理学自省意识的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先秦儒家自省意识虽然朴素,尚不系统,但在整体上呈现出主体性、自觉性、乐感性、人文性的理论特征。先秦儒家自省意识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道分水岭,是处理人己关系的重要法则,它开启了儒家自省传统,为推进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唤醒当代自省意识提供了思想资源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9.
嵇康《声无哀乐论》不但是音乐的,而且是哲学的,隐含了嵇康对生命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价值认同,代表了魏晋士人探索主体性价值的成就。其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性认识的新的理论趣味,既奠定了嵇康音乐新解的历史价值,也建构起他所主张的个性自由和逍遥的理想"音乐"人格。 相似文献
60.
周利荣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99-103
9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经历了政治群体意识向自由个体意识的激变并形成了三个生成点:追求一种以零度情感为特征的叙事策略,使审美形式化;以苟安的众生相描绘为特点的审美庸俗化;颓废美成为作家价值失范、精神虚无中的无奈追求。这三种审美趋势反映在作品中则呈露出大面积的审美感性泛化趋势,要不要重返理性王国应成为90年代以来文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