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5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研究和宣传新思想的报刊的大量出现,以及发表在<浙江新潮>上<非孝>一文引发的"一师风潮",是五四运动影响浙江思想界与报刊界的直接后果."一师风潮"是1920年全国学生运动中最突出的事件之一,<浙江新潮>则对新思想在浙江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2.
宋代浙东市镇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浙东市镇兴盛 ,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 ,其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日趋完整 ,居民结构、社区布局、社会管理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逐步呈现类似城市的特征。市镇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503.
由于企业家才能有创新、发现、承担不确定性和协调等功能,它成为了产业升级最重要的驱动力.利用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我们的研究发现企业家才能约贡献了企业绩效的60%,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上述结论.浙江最著名的优势是它有为数众多的浙商,以及他们的企业家才能,浙江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就要把这种优势发挥好,利用好,在相关制度的安排上,就应该以充分发挥浙商的企业家才能为中心.  相似文献   
504.
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社会开发与经济效益并重"、"立足长远,战略布局"为浙江省申遗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申报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全省均衡布局"、"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遗产共同繁荣"为战略目标,针对浙江省申遗现状进行探析,加强对潜在世界遗产的论证,探索浙江保护和申遗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05.
构建沪-杭-甬组合城市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杭州湾地区沪、杭、甬完全有可能形成组合城市.  相似文献   
506.
生态足迹模型是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需求,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是开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浙江省2007-2011年的休闲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拟分析了未来5年浙江省的休闲农业生态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休闲农业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出现了生态赤字,其休闲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未来休闲农业发展需在政府引导下,构建生态链和产业链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07.
浙江省体育健身娱乐业供需结构及政策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对浙江省体育健身娱乐业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对浙江省体育健身娱乐业供给市场、需求市场和供需矛盾进行分析,揭示浙江省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为浙江省健身娱乐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8.
清代中叶以来,伴随着人口高速增长和耕地严重不足之间矛盾的发展,浙西山区涌进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开发活动。笔者即以该地区为考察对象,解析其人口流动的特点,指出该地区人口流动属于由人口稠密的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的流迁模式,依靠空旷的山地来吸纳周边地区的过剩人口。他们的经济活动虽然在短期内推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激化了土客之间的矛盾,致使山区经济的繁荣成为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