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31.
布努瑶民族创世史诗《密洛陀》在描述人类和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中以创世精神表达出自然文化观。创世一方面指创造人类自身及其文化,一方面指创造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认自然的文化意义和人化特征。自然文化观展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多维视野,人与自然关系既有互动、互生、互为因果的关系,从而构成和谐互利的一面,又有对立矛盾、冲突的一面,人类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从而获得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李商隐一生以悲苦执着的政治追求创作了大量政治诗。然而在其政治诗的创作中 ,由于晚唐社会的悲剧使诗人不仅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 ,也孕育了“才命两妨”的悲剧命运意识和“人间桑海朝朝变”的悲观宿命意识 ,并使其政治诗创作浸淫在“爱君忧国去未能”的悲剧心态之中。本文从李商隐政治诗的创作心理历程分析了其政治诗悲剧创作心态形成的原因 ,揭示了诗人政治诗悲剧创作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33.
中国现代文学界论述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时,缺少一个自身演进的“量变”进程。其原因之一,是忽略了从渐进的、整体性的动态进程,来描述、考察创造社接纳、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情况。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与中国的历史语境,影响、引导创造社主要成员趋向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念之外,他们关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本质与功用、创作主体的社会性、资本主义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的论述,均受启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34.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力学教学改革和创新,阐述了理论力学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特点,分析了该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设性想法,通过对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5.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展演的新创剧目在题材上有向政治剧和底层生活剧集中的趋势。政治剧都以历史剧的形式出现,多表现凶险的政治强力和善良人性及人类基本正面价值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底层生活剧则都在当前的时空中表现社会、经济、精神资源严重匮乏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实况。剧作家对这两大题材的开掘和表现在思想上超越了以往的深度,在艺术上具有更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它们标志了新世纪以来戏剧创作基本的取材方向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36.
白居易诗是中唐又一现实主义文学高峰,人们论其渊源时多注意到杜诗影响,而对于张籍乐府在其间所起承先启后之桥梁与纽带作用则往往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张籍白居易创作主张,特别是在“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的文学核心思想方面所表现的相似性之具体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彼此间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揭示出新乐府运动创造性成就的重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7.
在明末至清代的“冯小青现象”中,冯小青在文人的笔下逐渐寄托了众多的意象。其中之一就是:文人对其人及其生存环境进行解读的时候,冯小青从一个现实中的才女演变成为那一时代的道德偶像。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文人的阅读视野最终实现了突破,对于“冯小青事”的接受效果既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时代的因素。  相似文献   
38.
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表现为音乐性、形象性、精确性和大量运用修辞手法,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诗歌语言的特点表现为"自给自足"、多重合成以及意蕴性。以此语言理论来观照中国新诗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诗"自给自足"不足、文体意识不足以及创新不足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39.
陕西文学苦质精神的遗落与重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利 《社会科学》2007,(2):184-192
新时期陕西文学具有的文学审美的苦质精神铸就了陕西作家的悲悯情怀,实现了以泛神性偶像的创造救助与超越生活苦难的鲜明特色。但近十年来,陕西作家后继乏人,陕西文学的苦质精神明显遗落。造成文学精神遗落的原因,其一是过度强调生活化,片面看重时代性;其二是哲学的短视与文化素养的欠缺;其三是泛神性偶像创造及其现代价值悬置。面对困境,“陕军”除了要坚持自己的优长,坚守文学的苦质精神外,还必须加强现代文化哲学的修养,强化主体意识与人类意识,以时代的文化理性对民族生活和传统文化加以透视、熔炼和重铸。  相似文献   
40.
陈羽 《南亚研究》2013,(4):20-32
产业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实质上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建立在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制度、环境等因素基础上的路径依赖已经将印度锁定在“逆工业化”这条路径上。要想破除锁定,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分析印度产业结构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各种因素,比如报酬递增、利益集团、初设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思想观念等,实现路径创新,增加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的。这一思路对中国的产业升级也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