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21篇 |
理论方法论 | 9篇 |
综合类 | 66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102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潘碧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57-60
花之易落如娇弱的女子命运,红颜易老;人之青春壮志一如草木,在季节的流逝中逐渐消磨。迟暮情结牵动着自古文人的情绪,年华老去而一事无成便成了他们最常吟咏的主题。花开之有限,才华施展之时同样有限,限定了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也限定了文人志士报国的年华。姜夔吟咏花木美女,除了对女性命运同情之外,也或多或少表露了他从女性易逝的青春中对自己仓促人生的威叹。 相似文献
22.
石国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49-5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 ,但却离不开江泽民的智慧和心血。江泽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突出表现在 :他首次完整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概念和重要思想 ;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精神实质 ;科学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探索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王庆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4):9-13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理论界对江泽民领导思想(包括领导思想、决策思想、领导艺术等)的研究日益重视,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在研究成果中由于视角不同等原因也产生出多种观点。理论界对江泽民领导思想的研究相对于对江泽民思想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仍是较为薄弱的领域,研究中还存在宏观角度研究较多、微观角度研究较少、研究广度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广度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4.
左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65-67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农村基层图书馆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新农民信息需求的知识援助尤显薄弱。文章探讨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和谐社会信息正义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25.
吴敬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37-41
江泽民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多维视角,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鲜明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6.
面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江泽民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将三者综合考虑,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巩固农业基础、推进农村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江泽民同志的"三农"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我们建党80周年来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主要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推动先进文化是党的建设的灵魂,代表人民利益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28.
王丁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6-20
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及其价值观,作了一系列阐发和创造性探索,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步骤;从价值观高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问题、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以及发扬正气确立正确人生观问题等,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和贡献. 相似文献
29.
任茹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3)
文本中形象迥异的姜尚公老爷与白嘉轩,如果两者被还原到生活的原生态中去,其实同为代表儒文化典型人格的乡村地主,这两个人物的平行与影响比照生动地影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重要转型——一次是从文化反思的“文学革命”转向阶级化的“革命文学”;另一次是从无产阶级狂飙文学重新转向对汉文化的倡扬与重构.巴人这部烙有鲜明时代痕迹的作品,折射着文学史的两面:不忘反思儒文化人格与心理,同时阶级分析的意识形态理念开始渗入并强化.文本与人物因为这两重意义而获得历史性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其不变的宗旨。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观闪烁着理论创新的光芒,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