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执事官"利奥的《历史》是10世纪拜占廷帝国一部重要的史学作品。通过对书中人物样态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利奥一些新的史学思想,由此引发我们对10世纪拜占廷史学的重新审视和评析,以及对拜占廷史学在西方史学史方面贡献的反思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2.
《珊瑚岛》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儿童小说。从早期教育和海外历险两个层面,小说《珊瑚岛》记录了儿童英雄的成长历程。通过延续了“鲁滨孙传统”,小说《珊瑚岛》强调了白人种族与文化的优越性。它以殖民主义话语的形式,与帝国的海外殖民和文化霸权形成合谋。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二战后威廉·戈尔丁试图质疑与改写的对象。  相似文献   
43.
查士丁尼一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收复失地的军事活动,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导致帝国的财政状况十分窘迫。但是,他巧妙地解决了庞大的建筑资金的来源问题,有效地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44.
陈诚西使是 1 5世纪初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但至今仍存在不少隐匿不清的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新发现的陈诚自述材料 ,对陈诚西使的次数、时间、活动等问题作了系统论述 ,并对所涉洪武、永乐时期明王朝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45.
作为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支柱,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时期,军队干政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是:禁卫军参与皇帝废立和公元68~69年行省军团发动叛乱。其主要原因是:帝国初期,统治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皇位继承制度;兵源素质低下,士兵待遇较差;以及皇帝对军队的过分依赖和纵容等。而到了在弗拉维和安敦尼王朝时期,军队干政现象很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皇权的加强和帝制的巩固;军队成份发生了改变;军人待遇和服役条件得到改善;皇帝加强了对军队的有效控制等,从而使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6.
中世纪德意志王国从公元919年亨利一世被选为国王开始,他的城市法的发展便跟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城市法的发展情况大致相同。但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过程中及在欧洲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德意志王国的《城市法》在此期间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极积而深远。  相似文献   
47.
汉赋新论     
汉赋垄断两汉文坛,表现大汉帝国风貌,讽谰帝王奢华。汉赋是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汉赋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华丽的辞藻、铺陈的笔法,把我国中古文学推向了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48.
赵玉英 《北方论丛》2007,(4):102-104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历史的转折,也是雅典历史的转折。雅典在战争中遭到彻底失败,除了城邦充满动荡危机、奴隶制经济萧条等希腊世界共性特征之外,雅典帝国崩解、民主政治衰退构成了雅典特有的战争后果。雅典帝国崩解和民主政治衰退既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结果,也是雅典各种内部无法克服的各种矛盾必然。斯巴达战争中的胜利只是从外部促了进这种结局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49.
瘟疫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庆 《齐鲁学刊》2005,8(6):60-64
罗马帝国时期,瘟疫频仍,这既是人为破坏自然环境所造成的,也与当时医学的落后、城市的发展和战争的频繁有密切的关系。它周期性的爆发不仅导致了罗马帝国人口的大量减少、经济的衰退、政治的混乱、军事实力的下降及帝国战略的转变,而且推动了基督教的兴起和壮大。这些都加速了罗马帝国衰亡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乃至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pecial and prominent place that the “Jewish question” occupied in the general discussion about Russian modernisation in the pre‐1914 period, both in American society and in the arena of US–Russian relations. It analyses the role that anti‐Jewish violence in Russia had in effecting a dramatic shift in the way Americans viewed the Russian Empire, which was being depicted by the American Jews and the leaders of the crusade for a “Free Russia” as a barbarous oppressor of political dissent and a savage persecutor of religious, national, and ethnic minorities. American society’s reaction to anti‐Jewish violence in the Russian Empire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lped, on the one hand, to shape the idea of the American belief that the United States bore special responsibility for carrying out reforms in Russia, and, on the other hand, to plac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thin such binary oppositions as “light and darkness,”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ty,” “modernity and medievalism,” “democracy and authoritarianism,” “freedom and slavery,” “the West and the Orient.” The article uses a broad range of verbal and graphic sources from the American press and new sources from archival collections. These sources help to illustrate one of the author’s principal tenets which hold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view of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Russian Empire was a result of the Americans’ projection of their own vis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ir official and public discourses, Americans considered Russia’s foreign policy an extension of Russia’s political regime. This study examines US foreign policy as a vital sphere in which national identity is redefined and reaffirmed and gives an opportunity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dimensions of Russian–American rel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s of dualistic American myths about Russia that have proven so enduring, and to demonstrate how a demonised Russia serves to revitalise American nationalism and how the Russian “Other” was used, in part, to construct the American “Se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