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将人的本能冲动视为人类最真实的存在,他主张让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现.他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分析,体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22.
劳伦斯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他对生命哲学的探索过程。《白孔雀》,揭示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儿子与情人》,继续了性爱题材的生命哲学探索;《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则集中展示了劳伦斯的以“血的意识”为标志的生命哲学探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探索生命哲学的“天鹅之歌”,倾注他毕生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思考,达到了他探索生命哲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23.
水资源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水资源的供不应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忽视水循环的客观规律和超过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进行过度开采和利用所致。对流域取用水总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是确保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非工程性措施之一。在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方面,美国的大湖-圣劳伦斯河流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流域是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两个流域。基于对这两个外国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内容和效果的讨论,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供中国利用的外国经验,提出完善中国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中国的劳伦斯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自80年代起走向繁荣。在80年代,劳伦斯笔下的性描写是学者关注的中心,也鼓舞和启发了中国作家对人性的深入探索。9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对劳伦斯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创作中的工业文明与大自然的冲突主题、两性关系主题、死亡与再生主题,非理性心理描写、原始主义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对其作品中的象征隐喻手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精神分析、生态批评、比较文学,以及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叙事学、伦理学批评等研究方法,都应用于劳伦斯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的劳伦斯作品翻译良莠不齐,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缺乏学术规范现象也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5.
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对该特定历史时代的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劳伦斯的短篇小说《玫瑰因中的影子》既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也是当时所处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从社会的阶级性、战争的破坏性和道德习俗的陈腐性三个方面反映了该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伴随着影子的婚姻注定将以悲剧而收场。  相似文献   
26.
在劳伦斯的作品里,月亮的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月亮是美好的大自然代表;是美丽、高贵的女性象征,能很好地表现出劳伦斯式的主题——性爱主题;最重要的,它是女权主义胜利的象征。从他的几部作品来探索月亮的意象以及其所反映的内涵。  相似文献   
27.
从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妇女》塑造的男女两性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在作品中想要通过伯基与厄秀拉创造出一种平衡、超然的和谐婚姻关系,并试图在和谐的婚姻关系之后找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出路。  相似文献   
28.
《圣经》里记载了许多耶稣施神迹的例子,其中很多是通过触摸完成的。劳伦斯的小说极其喜爱"触摸"一词,他要用触摸唤醒人的意识的真正源泉——"血与肉"。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触摸有着特殊的力量,是爱情的催化剂、是"血的感知"与"智力"的较量、是解放灵魂的行动。触摸所带来的神奇力量其实就是劳伦斯所深信的"血的感知"。  相似文献   
29.
劳伦斯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因过多性爱描写也成为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但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实质上表达的是自己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相似文献   
30.
Over the course of his forty-year career, Lawrence Grossberg has modelled a form of rigorous, politically-engaged, radically contextual social research. Writing about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bstract, he has often characterized this work as, principally, about ‘telling better stories,’ and he attempts to tell them in his work on the contemporary conjuncture through analyses of political strugg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in a moment where calls for and claims of ‘better’ cultural stories abound on both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hat exactly does it mean for Cultural Studies to tell them better? I suggest we can locate attempts to grapple with Cultural Studies’ ‘better stories’ problem in the space between Grossberg’s conjunctural work and his work on the identity and future of Cultural Studies. Highlighting these efforts, I clarify what it means for Cultural Studies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elling better stories given the specific contours of the present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