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31.
汉字本质上是记录汉语的工具,是符号。简化字不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传播。繁体字文化的保护不是只有通过全民使用繁体字才能做到。在简体字使用了半个世纪的今天恢复繁体字,不现实也不可能。这场繁简之争启发我们要注重对民众进行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32.
This paper reviews, classifies and compares recent models for social networks that have mainly been published within the physics-oriented complex networks literature. The models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those in which the addition of new links is dependent on the (typically local) network structure (network evolution models, NEMs), and those in which links are generated based only on nodal attributes (nodal attribute models, NAMs). An 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 (ERGM) with structural dependencies is included for comparison. We fit models from each of these categories to two empirical acquaintance networks with respect to basic network properties. We compare higher order structures in the resulting networks with those in the data,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which models produce the most realistic network structure with respect to degree distributions, assortativity, clustering spectra, geodesic path distribution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subgroups with dense internal connections). We find that the nodal attribute models successfully produce assortative networks and very clear community structure. However, they generate unrealistic clustering spectra and peaked degree distributions that do not match empirical data on large social networks. On the other hand, many of the network evolution models produce degree distributions and clustering spectra that agree more closely with data. They also generate assortative network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although often not to the same extent as in the data. The ERGM model, which turned out to be near-degenerate in the parameter region best fitting our data, produces the weakest communit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33.
帕索里尼拍摄的《俄狄浦斯王》是影史上唯一一部以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为底本改编而成的电影。但导演却没有遵照古希腊悲剧的精神内核去如实展演,而是任性地改写为自传式的构架,拿来为自己的“弗洛伊德”奠基,并希望能在第三世界中继续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于是《俄狄浦斯王》就成了帕索里尼私人订制的,向世人告解自己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的影片。  相似文献   
134.
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期情结视为整个家庭的乱伦情结。阿尔弗莱德.克娄伯、马林诺夫斯基、罗海姆等人在对俄狄浦期情结的批判中进一步证明了“家庭情结”的存在及其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关系。诸多学科对俄狄浦期情结的关注发展丰富了该研究,其中,文学的研究方法将俄狄浦期情结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5.
蒙古族民间童话蕴含着鲜明的生态情结,体现在强烈的生态意识、和谐共生的生态教育主题、自觉自律的生态道德观和穿插其间的生态知识几方面。其生态意识无处不在,带有理想情结,自觉自律又生生不息。人被看作是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生存发展的亲密伙伴。其生态道德观主要包括敬畏、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不损害自然万物,善于应对自然灾害。其中的生态知识充满童趣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6.
赵俞凌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20-124,159
稼轩词从叙事结构和艺术境界上来说,存在多维度的"复式"结构,并借此调剂映衬作用而得浑融深美的词境,创造出"复意"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手法在具体运用中,表现形态是多样的。除抒发豪壮之情的主基调外,兼有凄迷感伤、低沉幽怨、滑稽幽默等风格,由此形成多维度的"复意"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7.
俄狄浦斯情结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婆媳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婆媳矛盾引发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以往论者多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层面上来解读.事实上,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深入到孤儿寡母的潜意识,人们不难发现正是或隐或显的"恋子情结"使婆婆在儿子的婚姻上进退两难,对媳妇产生怨恨、忌妒之情,并刁难和折磨媳妇.软弱儿子的"恋母情结"不但使矛盾难以调和反而有所激化,悲剧也就再所难免.封建宗法社会极端压抑和剥夺女性性欲的罪恶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以较为详实的证据揭示了叶芝一生中的两种显著的心理定势——凯尔特意识与特洛伊情结,并通过对这两种心理定势的命名与归因,揭示了它们之于叶芝诗歌的重要意义:共同确立了叶芝诗歌的不朽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9.
公共危机的治理和防控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重要话题,其中与公众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重要工作。但是,公共危机的治理并不是仅靠某个部门或某个群体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才可以达到防控的目标。从复杂适应系统( CAS)的角度分析了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中的多元治理主体,解释了动物疫情防控系统的复杂性特点,在充分分析系统内各主体的行为刺激反应性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多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图使得这些主体之间形成强大的合力,最终高效地、协调地构建出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0.
郭延成  李建珊 《社会科学》2007,63(12):107-114
从宗教维度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探讨,李约瑟问题所关涉的西方文明于近代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西方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借鉴。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复杂性哲学问题,社会系统中宗教子系统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必须考虑其他子系统对宗教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佛教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作用要经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的过滤、转换、折射等过程,但佛教在其可能的范围之内对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与佛教世出世间相统一思想充分结合并在现当代发挥积极作用,正契合以太虚法师为代表的佛教有识之士所倡导的"人生佛教"的理念,这将为中国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