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清华大学始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高校。1928年,罗家伦长清华大学后,推行"廉洁化、学术化、平民化、纪律化"的政策,真正造就了一个现代化、独立化的清华大学。罗家伦长清华时期,"改隶废董"、教授治校、延聘名师、改组学科、重视学术研究,是清华大学发展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82.
20世纪40年代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时期,此时作为"九叶诗派"主要成员的穆旦,一方面用诗歌表达着自我意识与现实世界矛盾冲突时的愤怒、痛苦,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他对充斥着战争、饥饿、灾难和死亡的社会现实的敏锐感受.在<赞美>中,年青的诗人关注着这场残酷的战争,忧虑着我们民族的命运,以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歌颂了缔造我们这个悠久民族的劳动者,表达出作者在苦难岁月里的激情和沉思.诗歌在艺术上融传统与现代为一炉,密集铺排的意象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同时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现代技巧.  相似文献   
83.
对黄钟、律本、度母及十二平均律的释解,诠释了朱载堉新法密率与《河图》、《洛书》的内在关系。《河图》内函方而圆其外之图解,详细标出了十二律之数据长度,并对《洛书》九数与十二律相配之法作了通俗的释解,文中引《周礼·大司乐》及《明实录》为证,将《洛书》九数、十二律吕、十二支辰、六代乐舞相配及祭祀应用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84.
《幼年》是自传体小说,是骆宾基长篇三部曲的第一部。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以讲述小城故事见长的作家不同,骆宾基没有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揭示故乡珲春的落后意识和封建习俗,而是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着眼,聚焦民族文化,细心描绘小城生活的诸多细节,选取家庭日常起居和小城各民族居民生存交往这一核心意向,利用混沌初开的幼年视角,让读者看到和体味了东北满、汉、回、朝等多民族杂居共处的三等小县城的社会风貌和地域风俗。小说文笔轻柔,浅吟低唱,融时代变迁、民族交汇和地域风俗于一体,为读者提供了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5.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道"是其本体论的最高范畴,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突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被奉为道家始祖的老子是哪个时代的人?《老子》又成书于何时?老莱子、太史儋与老聃是否为同一个人?这一连串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因而澄清真假老子及其原作、伪作,对我们准确了解和把握老子的学说宗旨及其传承脉络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先秦思想文化的特点、演变轨迹以及道家与其他各家的相互关系等,也须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6.
洛夫认为,中国现代诗既要对中国古典诗歌和传统诗学精神纵的汲取,又要对世界经典诗歌横的学习,继承是为了创新;主张写"冷诗",反对用激情写诗;诗人应尽可能地投入到具体的创作情景中,做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主张诗的含蓄,反对散文化的明朗;写诗应以小见大,以有限暗喻无限。  相似文献   
87.
洛夫在六十余年的汉语新诗创作中,以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和意象营造,探索着"诗是一种有意义的美"的传达路径。而中西诗学理念的相融互渗,也成就了洛夫独有的诗学观念与独特的诗歌创作方法。因此,在诗情与诗思上,洛夫诗歌表现出了宏阔的宇宙意识与清醒的悲剧精神;在风格上,洛夫诗歌形成了"冷"和"静"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88.
罗尔纲先生数十年锲而不舍地研究太平天国历法及纪年,细心排比,用翔实的史料证明了太平天国历法纪日干支、礼拜较阴、阳历"差一天"的事实;"差一天"的原因,则应该"悬而不断";太平天国纪年下限,应定为太平天国己巳十九年(1869)四月十一日。  相似文献   
89.
罗隐小品以历史题材居多,共计三十一篇。此类小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能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总结历史、批判现实、以史论今、以史论政,注意构思的新奇、取材的精当,或就史实发抒一己之见,取其事而反其义,或依据主体情感重新熔铸历史,突破史实局限,更为巧妙地对时弊加以嘲讽。  相似文献   
90.
詹坚固 《民族研究》2012,(1):81-91,110
"蜑"是中国古代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它最初称"诞",不同历史时期,有"蜒"、"蛋"、"疍"等同音同义异体字。历史上名为"蜑"的族群有两支——长江流域蜑民和南方沿海地区蜑民,前者是今天土家、瑶、苗等族先民,后者则是古越族后裔,两者没有血缘关系。"蜑"除专指上述两个区域的族群外,还用来泛指其他非汉人族群,与"蛮"的泛称同义。"蛮蜑"称呼甚为复杂,须依据他们所处区域及其族群特征,并通过语境来判断其所指代的族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