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7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管理学   13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1521篇
理论方法论   632篇
综合类   7150篇
社会学   970篇
统计学   126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1242篇
  2013年   1597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1022篇
  2009年   853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71.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学术吸引力不仅限于国内学界,国外的一些学者对其也颇感兴趣。文章对国外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评析了这类研究存在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972.
贵州侗族服饰就是一个独特的隐喻体系,它是通过服饰的三大核心部位来完成对其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及意识的隐喻:衣服的款式和颜色宛如一颗杉树,隐喻的是民族精神的本源,是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观念的表达;发式宛如土堆,隐喻的是始祖居所,是"萨"崇拜信仰的形式表达;头花宛如新生命,隐喻的是情爱和生殖力,是自由、快乐追求的表达,是柔性美文化的体现。贵州侗族服饰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隐喻,表现了该民族最纯真的艺术意志和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973.
翻译与诠释均以意义问题为核心,是融合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有机整体.在解构主义的思潮中,翻译与诠释领域出现了“过度翻译”与“过度诠释”的现象.艾柯关于诠释与过度诠释的论述以文本意义为中心,分析诠释过程中“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三者之间的矛盾与联系.这一思想给予翻译研究重要启示.全面系统的翻译研究应以“作品意图”来限制译者诠释的限度,综合考量翻译内外各项主客观因素,避免“过度诠释”对翻译研究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74.
文章简要概述了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基本概况及其文化内涵,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探讨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建筑价值主要是从使用方面和技术方面展开阐述;文化价值主要是从历史、宗教、艺术、科研和教育五个不同的侧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5.
学界长期有一种观念认为吴宓的艺术思想是芜杂且悖论丛生。本文从吴宓非系统性的论述中归纳出了他的思想路径,看其如何架起了中西古今文化的桥梁。他在诸多文章中所介绍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只是他思考的起点,即艺术门类之间存在性质区隔。他的思想成果真正体现于他结合中国文化思想所创造的"三境"和"音律"两个概念。与传统保守的古典主义不同,其艺术美学的思想核心是坚守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76.
从组织目标、个人垂范、优秀成员践行三个层面分析发现,毛泽东文艺思想大众化既是对五四以来启蒙精神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优质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文艺要真正做到为大众服务,既要切合群体利益,也需要提升群体的认知力。  相似文献   
977.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模仿科学家或学者以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在大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给予学生自由,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建立一套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质量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978.
"70后"诗歌文本中凝聚了诸多诗人对城市情境采撷、勾勒乃至描绘的共性视线交集,诗人多以当代都市为触媒,探询深藏于城乡文化之间的个体经验。一些诗人以怀念"文化乡土"的姿态,抒写对城市文化经验的不适应感,对其带给现代人的诸多束缚和制约进行揭露与批判;还有一类诗人能够放松心态,将城市视为文化母体和诗意诞生的源泉,在"物欲"和"孤独"的日常性主题中纵情诗意,捕捉凡俗生活中的瞬间心理经验,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写作"。  相似文献   
979.
近两年在高考招生中某些学校出现的男女生录取分数差异、以“美女团”吸引生源和投资等现象,表面上看是为了实现“校园性别平衡”,实际上是以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为代价的.反观美国《新闻周刊》刊载的《男孩们的麻烦》一文,通过夸大生物性差异,以美国教育政策对女生的过度关注造成了对男生的“逆向歧视”为由,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权运动的成果进行申讨,实际上也是目前女性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投射和缩影.事实证明,女性看似已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很多权利,但在多方面仍存在着不平等.只有人们认同并接受两性各自存在的独特价值及其构成的多元向度的经验之链,构建出一种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才能实现两性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980.
2012年,由北京大学杜殉教授所编、作为“弘扬中华妇女文化丛书”姊妹篇的《阆苑奇葩》和《闺海吟》由华龄出版社先后出版。这套270万字的大型妇女文学选集丛书的面世,对我国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讲,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编者为搜集、整理、保存、承传我国古近代妇女文学作品和弘扬、建设中华妇女文化做出了不凡的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