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84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论“民工进城”引起的宪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进城"的问题在我国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和经济背景,进城民工的平等就业权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歧视并长期得不到保护.平等就业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本文通过对民工进城关涉到的宪法问题--民工的平等就业权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这一问题在我国的现状,并对如何实现民工的平等就业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唤起人们对宪法实施的关注及对基本权利保护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482.
民工短缺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警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媒体报道的所谓“民工荒”现象,分析农村存在的庞大剩余劳动力与城市特定民工短缺的现实矛盾,探讨“民工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警示。  相似文献   
483.
本文从群体互动的视角研究了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流动穆斯林大量进入大城市给回族社区带来了重要影响:(1)增加宗教氛围;(2)为清真寺职能发挥提供物质支持;(3)协助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4)解决"清真饮食难"问题;(5)改善文化结构,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城市回族社区也在几个方面影响了流动穆斯林:(1)职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为流动穆斯林提供生存空间;(3)提供宗教功课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和平台;(4)促使流动穆斯林自身实现文化转型;(5)相对在家乡而言部分流动穆斯林宗教生活淡化。总之,流动穆斯林促进了大城市回族社区和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适应了城市生活方式,促进了自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84.
利用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20%样本资料,本文对北京市流动人口流人北京市的时间分布进行了自相关和自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流入时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别是当间隔期为1个月、半年左右和1年时,这种周期性表现更为突出。研究结果对于预测未来流动人口流人人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5.
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定居性与流动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若建 《人口研究》2007,31(6):45-54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来人口在居住地的时间分布情况,描述了不同人口属性和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外来人口在居住时间上的差别,并且描述了在居住地出生"外来人口"的一些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短的多种因素做综合分析。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必须正视大量的外来人口实际上已经转变为长期定居人口的事实,并解决其产生的相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86.
王玥娟 《西北人口》2006,(4):45-48,5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民工作为一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险问题倍受瞩目,成为当前我国学界改革社会保险政策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此为背景,试图从农民工的就业——工资——社会保险这一新的视角切入,以劳动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分析农民工就业的特殊性、流动性对其实施社会保险政策影响的内在机理,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87.
雍岚  孙博  张冬敏 《西北人口》2007,28(6):25-28,33
本文从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两个层次,提出西部地区从业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假设,并以西安市农民工实际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logistic模型对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子女数量、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支出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其支付能力有显著影响。总体上,西部地区从业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并不强烈,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488.
晚清短篇小说获得了重要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短篇小说显示了比长篇更大的优势,恽铁樵的《工人小史》就是其中一部突出的代表。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反映上海工人生活和命运的短篇作品,虽用文言写成,但详细地描绘了上海工人的出身史、被压迫史、日常生活史、被虐史、牺牲史和精神史,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都表现了中国短篇小说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89.
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南京市19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及政府部门的调查,指出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职能缺位和管理失序。因此就改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制度和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平等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清理和修订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的相关法规,理顺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监督体制等。  相似文献   
490.
BackgroundAcross the globe, many women including economic and humanitarian migrants receive inadequate antenatal care. 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ies that migrant women encounter when accessing maternity care, including the approach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s necessary because inadequate car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re are very few studies of migrant women’s access to and experience of maternity services when they have migrated from a low- to a middle-income country.AimTo examine the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Thai health professionals providing maternity care for migrant Burmese women, and to describe women’s experiences of their encounters with health professionals providing maternity care in Ranong Province in southern Thailand.MethodsEthnography informed the study design.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3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10 Burmese women before and after birth. Observations of interactions (130 h) between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Burmese women were also conducted.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matic analysis.FindingsTh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ractices differed between the antenatal clinics and the postnatal ward. Numerous barriers to accessing culturally appropriate antenatal care were evident. In contrast, the care provided in the postnatal ward was woman and family centered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One overarching theme, “The system is in control’ was identified, and comprised three sub-themes (1) ‘Being processed’ (2) ‘Insensitivity to cultural practices’ and, (3) ‘The space to care’.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The health system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ontrolled the way antenatal care was provided to Burmese migrant women. This bureaucratic and culturally insensitive approach to antenatal care impacted on some women’s decision to engage in antenatal care. Conversely, the more positive examples of woman-centered care evident after birth in the postnatal ward, can inform service deli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