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156篇
综合类   1057篇
社会学   193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Studies of school violence have been generally been informed either by social disorganisation or social control theory. However applications of social disorganisation theory to school violence sometimes make little attempt to control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ropensity to violent behaviour. This study of 2,616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s multilevel modelling techniques to see whether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e.g. lack of clarity about school rules, school responsiveness to racism, school size, ethnic composition) are related to the risk of physical violence between students, once individual and family risk factors for violent behaviour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al factors bot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risk of violence at school.  相似文献   
172.
“知识分子写作”是20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群体中的诗人有着自己的美学观念和诗歌追求,但从诗歌发展的事实看,他们无可争议地呈现出相似的诗学立场。本文从诗人主体、诗歌与现实、诗歌本体和诗人与读者四个方面阐述“知识分子写作”群体的精神向度和诗学立场。  相似文献   
173.
试论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东方论坛》2006,(6):85-89
钱玄同、顾颉刚均是“古史辨派”的领军人物,而钱氏曾在基本精神和具体主张上给予顾氏精心指导。他不仅一再鼓励顾氏“疑古辨伪”,并启发顾氏从“辨伪书”拓展到“辨伪事”,从“辨伪子”、“辨伪史”发展到“辨伪经”,而且不断号召顾氏打破“今古文”的壁垒。此外,他还从许多方面丰富了顾氏的“古史辨”学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钱玄同是“古史辨派”的灵魂人物。  相似文献   
17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objec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from a simulated patient practical examination were related to faculty subjective assessments of surgery students' performance. Anothe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if those students performing well on a simulated patient practical examination were the same students awarded honor ratings by faculty. Faculty ratings of students (n = 72) on history taking ability, physical exam skills, problem identification, use of investigations, problem integration, patient management, and patient relations skills were correlated with objective measures on these same criteria achieved on a practical exam employing three simulated patient cases. Correlations were also calcula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al exam scores and honor rating recipients.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ulty subjective ratings and practical exam outcomes on all practical examination skills except physical exam skills and patient management skills. Findings also indicated the performance of honor students on the practical exami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non-honor students on two skills: history-taking and patient rel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5.
南社诗人张农既是一位典型的过渡性文人,又是带有浓厚的民间立场和本土意味的知识分子。他的诗集《葫芦吟草》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一种忧国忧民、直陈时弊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追求人格自塑的强烈意识。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张农以自己的方式对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进行着独特的呼应,其诗歌艺术与审美境界也表现出从古到今的微妙变化。其诗作展现出的是一种典雅沉郁的诗风,意象丰富而不失活泼,词采明丽而追求内敛。  相似文献   
176.
姚鹓雏是南社杰出的诗人,也是南社唐宋诗论战的当事人之一。本文对姚鹓雏的诗论和诗作进行了论述,主张学术界应当给姚鹓雏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7.
教育质量是学校永恒的生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不是神话 ,也不是口号 ,它是一种信念及其行动 ,也是一种心灵和人格的全方位的升华和传递。江苏省吴江市青云中学的业绩及其蔡永江、陈荣华两代校长的成长可以见证这种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8.
焦弦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在小学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其编撰的《俗书刊误》是一部辨正字书,其中包含了焦竑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一些思想和成就。结合此书,论述了焦竑小学方面的成就与失误。  相似文献   
179.
为了辨析刑名之学与名家之关系的基础上法家对刑名之学的批判继承的不同方面,采用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以及分析对比的方法给以论证。名家分为实用名学和理论名学两部分,对法家发生影响的是前者,而后者则正是法家所坚决排斥的。实用名学中的名实关系、刑名之学对法律条文的规定及其经验教训和孔子的正名学说,都给法家提供了构建社会和制定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0.
日本"京学派"神道叙事中的朱子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育 《求是学刊》2006,33(4):124-129
日本“京学派”的工作,除了回应政治秩序的要求外,复与神道意识形态的确立密不可分。朱子学无论是充当排佛力量还是神道附庸,它的道具底色,在整个德川时期都从未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何以不可能有纯粹的朱子学者,以及日本之所以走向民族主义膨胀之路是一种文化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