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10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31.
在西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人的主体性意识已经觉醒。西周人文精神觉醒的深层表现是周人极为可贵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源于周人从立国到灭商后面临的艰难处境,其中含有重要的敬德与保民思想。礼乐作为一种宗教仪典形式,并延伸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行为规范,在西周建立之前的夏商时代就已形成。伴随着社会生活领域人文精神的觉醒,西周的礼乐文化价值重心已由崇尚自然和天命鬼神向礼乐文明演进,并具有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的政治道德功能。西周后期,礼逐渐实现了转化,并因此而成为西周文化的重要表征。这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基础。西周时期形成的人文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在现阶段,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两者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但也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看得高于一切,以此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共产党员加强党性教育的必要。只有把发展市场经济和坚持党性原则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比较顺利地前进。  相似文献   
133.
罗马法作为世界法制文明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其中蕴涵的法律精神,是世界法律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之一。通过对有关罗马法精神的著述及其中学说的评析,深化对罗马法精神的认识,并从中寻求可资为中国法治现代化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4.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谢本书 《学术探索》2003,(11):61-63
滇军在抗战中乃国之劲旅,出现了众多的抗日名将和抗日烈士。滇军抗战出师40余万人,牺牲10万人以上,在徐州会战、中条山战斗,以及支援滇西抗战中,打出了威风,立下了功勋。滇军在抗战中显现的民族精神,是滇军的光荣,也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光荣。  相似文献   
136.
独立自主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强不息主体精神的自觉承继,并在复杂的革命战争年代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实践内涵,从而成为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我们今天重新阐释这一精神传统,为的是要使它成为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37.
从独善其身诗篇产生的社会心理可知,有不少诗人正是通过追求山水林野之美来追求独立于封建伦理规范之外的人生理想。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崇高感觉就是对于自身行为的崇敬,而经由某种暗换赋予了一自然界对象。独善其身的诗人往往从内向的默省中体味人生,他们的诗篇中往往既表现了对官场的厌倦,又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38.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要坚持从贵州省情出发 ,既要认清有利形势 ,坚定必胜信心 ,又要正视差距 ,切实增强紧迫感。贵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就要从现实的基础出发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走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9.
在论述团结内涵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怎样促进团结与弘扬红岩精神,从而为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在实施"劳资两利"方针中逐渐突出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以国家利益引导、平衡和评判劳资双方的利益。其形成有哲学方法论层面原因、政治理论层面原因和党内实践层面原因。同时,毛泽东做到在解决劳资纠纷中保障国家利益,在教育党内外各方人士中维护国家利益,在执行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中体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