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79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6篇 |
民族学 | 156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52篇 |
丛书文集 | 981篇 |
理论方法论 | 297篇 |
综合类 | 4635篇 |
社会学 | 358篇 |
统计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324篇 |
2013年 | 367篇 |
2012年 | 386篇 |
2011年 | 417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432篇 |
2007年 | 488篇 |
2006年 | 500篇 |
2005年 | 474篇 |
2004年 | 468篇 |
2003年 | 505篇 |
2002年 | 412篇 |
2001年 | 322篇 |
2000年 | 148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黔敏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21-23
我国德育课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叙事,从叙事的模式分析这些叙事呈现出故事发生情境极端化、故事结构高度结构化、故事人物功能定型化、故事情节发展的线性化等特点。叙事模式中潜藏着这样一些价值预设:抽象单一的道德观;二元对立的人性观;客体化的学生观等。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叙事模式是值得分析和反思的。 相似文献
102.
政治派系是国民党政治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各派系对权力的渴望和权力分配的无序,必然导致南京国民政府派系之间的激烈争夺,使国民党永远陷在派系纷争的沼泽中而不能自拔,由此造成了国民党政权极大的"内耗"."内耗"又使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03.
姜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5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鞍钢,1946年国民政府开始接收东北地区的日伪工矿企业。邵象华院士是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收鞍钢的接收大员,他与总经理邵逸周和鞍钢六名协理,组织了抗战后鞍钢的第一次复产工作。文章选取对邵象华院士的口述历史系列访谈中的鞍钢接收和复产专题,通过邵象华院士夫妇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鞍钢从国民政府接收到1948年解放前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4.
刘雪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56
根据十余年来(1999年-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类立项资助项目的数据,分析了相关项目的表面特征以及走势所显现的含义,并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项目内容的变迁与发展。据此可有效了解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5.
程元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
荀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批判和吸收各家各派的同时,继承了孔孟关于荣辱观念的根本理路,对当时的社会治乱、人心世风进行了深入的洞察,对当时的天人关系、天人之分进行了细致的探究。他从人性的先天不足入手,于先王之道的根本精神处找出路,从而构建出了自己的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106.
应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对广州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广州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以成功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加快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化进程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王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74-78
晋久霸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思想化的建设。晋思想化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化的建立和发展,二是法制化的建立和发展。而道德化和法制化的发展,体现了晋化缔造们的远见卓识,他们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大批的优秀管理,从而,推动了晋国的发展,成就了其久霸中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2):1-5
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物都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起源、目的和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共同利益;而道德的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必定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因而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 相似文献
109.
何怀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0-65
道德哲学可以做澄清道德概念及语句的工作,但对它是否能提供对道德规范的可靠论证或为其奠基则易受质疑。本文首先考察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质疑,然后借助最近发生的一个真实个案来分析和探讨道德哲学的限度和可能性,认为道德哲学不仅在道德原则规范的论证或奠基方面,而且在道德的动力和源泉方面大有可为,但道德哲学的确在道德实践方面也存在某种限度。 相似文献
110.
谢维营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371-376
道德与利益虽然有矛盾,但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内在一致的,任何道德规范中都蕴涵着利益机制,道德规范归根结底是对利益的调整,因此,道德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之间的特定利益关系。其中,经济利益机制的选择决定着某一种道德在某种阶级中的认可和实行程度;政治利益的结构和格局是该社会道德的表率和核心;文化利益的日益显性化使道德的最后一层外衣被无情剥去。道德的沿革和进步既是利益调整的需要,也是利益调整的结果。从道德的变迁中可以发现利益调整的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