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宋词崇雅的原因很复杂。从词的创作实践看,词人们一直朝趋雅的方向发展;从审美情趣看,士大夫文人对“不俗”的追求推动了词学的崇雅;从道德层面看,士大夫文人阶层的道德涵养也推动了词的雅化;从音乐层面看,推崇雅乐正声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词乐风格也日益趋雅。  相似文献   
762.
柳永词在北宋的广为传播,有赖于新的传播环境的形成和传播者群体的出现。由于柳词本身具有雅俗不同的特质,使得柳词的传播效果和反馈评价呈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763.
杨罗生 《云梦学刊》2004,25(4):76-80
追求自由,是东坡词的本质内核。首先表现于追求“适情”人生。其次表现于艺术上追求“天然”。苏轼将“人”、“文”统一于“自由”这一基点。  相似文献   
764.
《乐府指迷》从审美创造的艺术视界方面,为词的创作设定可供参照的价值标准和美学概念,并且从理论上相应规定了必须遵守的四个原则,它标志着南宋后期词话的较高水准,显示了词话这一批评样式的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765.
王沂孙词中的恋宋情结主要表现在怀念故国和追忆以前的生活两个方面。这种恋宋情结不同于以前的泛泛怀念旧国,它产生于蒙元代宋这样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而源远流长的华夷之辨则是其根本原因。这两种特定的文化场共同作用,构筑了这种难以化解的恋宋情结。  相似文献   
766.
词学教育是清代书院文学教育的一项内容,从生徒的词学课艺、掌教者的课艺评点以及书院藏书目录等诸多内容可知,清代一些书院对词学教育给予了积极支持.除了练习作词外,清代一些书院也从事词学研究.学海堂中谭莹与梁梅的论词绝句是清代书院词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他们对历代词人、词作以及词风做了许多鞭辟入里的论析,为中国词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书院词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掌教者对淫词艳曲进行过口诛笔伐,这既是清真雅正规范清代书院词学教育的重要反映,又是道德教化主宰清代书院词学教育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67.
辛弃疾以爱国词而畅响南宋文坛。英雄身处亡国之乱世,目睹故土沦陷之悲凉,他日夜忧患苍生、痛惜斯民,虽胸怀爱国之心和匡复之志、身兼沙场之略和经纶之才,却因当权者的昏庸而得不到重用,故时常悲愤交加、饮恨报国无门,英雄只能放歌词坛,唱出自己的悲壮之声和爱国情怀,于是在他的词中处处洋溢着慷慨激昂、悲痛沉郁的英雄气概,这与他早年执戈横槊的戎马生涯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