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15篇 |
免费 | 543篇 |
国内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9篇 |
民族学 | 590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143篇 |
丛书文集 | 2607篇 |
理论方法论 | 703篇 |
综合类 | 13548篇 |
社会学 | 960篇 |
统计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72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372篇 |
2014年 | 890篇 |
2013年 | 972篇 |
2012年 | 1260篇 |
2011年 | 1338篇 |
2010年 | 1117篇 |
2009年 | 1125篇 |
2008年 | 1204篇 |
2007年 | 1550篇 |
2006年 | 1530篇 |
2005年 | 1274篇 |
2004年 | 1264篇 |
2003年 | 1169篇 |
2002年 | 948篇 |
2001年 | 759篇 |
2000年 | 405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1.
孙玉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93-95,103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通常用于记录、计算,然而置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其所蕴涵的意义便超"凡"入"圣"。古人视其为"先天地而己存,后天地而己立",从而建构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语汇。透过数字本身来观察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所折射与反映的不仅是先民的宇宙意识,而且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的约定俗成,它又成为华夏民族根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12.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取得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作风,实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13.
刘海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3):38-43
出于实践与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两者结合的基础在于它们内容上的共通之处以及各自的开放品格。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取向与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两者的结合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要谨防传统文化消极成分的渗入。两者可以在多个层面上以多种方式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214.
综观当下学界有关族群的国家认同研究,大多从族群与国家关系的互动视角来探讨,而鲜有通过全面探析族群音乐文化事项来诠释国家认同问题。本文基于对世居云南最西北、怒江的上游腹地——云南省贡山县阿怒人的实证调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分析根植于阿怒人族性中的国家认同意识,以期在学术上增添一个解读国家认同的视角,并为探寻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共生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15.
民族院校图书馆由于其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有着与一般图书馆不同的独有的特性。民族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华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自我修身的法宝。 相似文献
216.
中国西南民族螺丝结顶墓葬体现了少数民族葬俗,是原始社会历史文化的遗留,其水生、土养、岫居、岩葬、石柩、遮阳、龙坛、吉穴、安魂、孝亲等丧葬内涵明显,在中国水乡蚌壳仙女等民间文学中有体现,是水乡稻作民族葬俗模式在山区的遗留,有对水乡生活的留恋,是历史上移民文化的遗存,是对人类生命礼仪、南方民族尊尊亲贤等优雅风尚的最高赞颂,有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因素,是中国南方民族丧葬文化的精品。 相似文献
217.
宗教文化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义之一。作为全国宗教和谐的典型代表省份之一,云南宗教文化融合的本土民族化、民俗化与世俗化,诠释着多元宗教兼容并蓄的"宗教生态平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18.
云南诺邓历史上同时存在两套丰产仪式:一套是接水魂仪式,以祈求卤水丰旺、井盐丰产;另一套是舞龙求雨仪式,以祈求雨水(淡水)丰沛、农耕丰产。从井盐生产的实践理性看,卤水与淡水之间构成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两套丰产仪式的并存看似是相互矛盾的。看似相悖的两套丰产仪式要诉诸文化理性的解释才能得以全面理解。在文化理性的观照下,这两套丰产仪式的共存并不矛盾,它们祈求的是包括自我与邻人在内的整体丰产。 相似文献
219.
凉山彝族漆器对纹样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各种酒具、餐具到祭祀用具等,可以说无器不饰纹样。凉山彝族漆器上的这些纹样承载着彝族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可谓之"动态的历史"、"有形的史书"。它们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文化内涵厚重而丰富,同时还有着广阔的艺术研究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20.
张澍是清代竹枝词发展史上重要的作家,也是唯一一位既创作西南竹枝词,又创作西北竹枝词的诗人。他以西北人的眼光来审视西北,对西北地区的文化习俗进行了历史性扫描,勾画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民俗画面,涵盖了山川风物、民间文学、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反映了西北少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形成一幅包罗万象的清代西北民族风情画卷,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精神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思想史、民族史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