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9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97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476篇 |
理论方法论 | 141篇 |
综合类 | 2111篇 |
社会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249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韩凭夫妇故事流变中的文人旨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3):85-90
韩凭夫妇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汉代民间就已广为流传,其后渐为文人所关注,见诸由晋至清的诸多古籍记载当中.本文采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纵向比较该故事在流变过程中产生的歧异,注意到宋代之后文人受时代思潮影响,记叙韩凭夫妇故事逐渐脱离了此前歌颂忠贞爱情的主题,更侧重于突出韩凭妻的节烈和文才,表现出不同于民间文学的文人旨趣. 相似文献
132.
论丘浚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朝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4):31-38
丘浚的民族思想包括 :“内华外夷” ,其目的是为了强化民族心理和解决民族融合问题 ;“因俗制宜” ,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确立的管理原则 ,目的是消除族群矛盾 ;“兼爱华夷” ,从宇宙观的高度承认各民族的生存权利 ;“以守为本” ,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防御性的战略方针 ;“推诚与人” ,民族交往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3.
孟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1):97-101
汉代是中国封建婚姻的奠基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汉皇室婚姻。其形致多姿、特点迥异,具体表现为西汉时期皇室婚姻不论贵贱、不重贞操、不拘辈分,而东汉时期皇室婚姻则变得审慎、制度化。这一变化的产生是由两汉社会经济基础和思想文化背景的变迁造成的,即社会经济基础由西汉时期的小农经济发展为东汉时期的大地主庄园经济;思想文化背景由西汉初期对儒家传统道德的轻视和社会风俗的放纵不羁发展到东汉时期的儒术独尊和知礼守节。 相似文献
134.
吴功正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2):21-26
盛唐前期,王湾、王翰、贺知章、张九龄等人活跃于诗坛.他们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各具,异彩纷呈,共同辐射出盛唐气象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5.
136.
耶律阿保机作为契丹族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能审时度势,创建契丹(辽)王朝;东征西讨,南攻北伐,开拓疆土;南进中原.行州县制,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崇尚儒学,以“仁义”治国;弭兵轻赋,与民休养生息;广揽汉人,尊重人才;番汉分治,强干弱支;以法治国.变易旧俗。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7.
张成权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8-13
"汉宋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宋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宋"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宋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宋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宋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8.
仁学思想是儒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认识到了"仁"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于是对先秦仁学,特别是孔、孟仁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更是成为了他撰写《史记》、品评历代帝王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将从《史记》入手,论述司马迁对先秦仁学的扬弃,并分析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9.
秦军事地理变迁与秦农业地域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秦农业地域拓展研究与军事地理变迁相结合 ,以探索秦农业发展的历史。研究发现 ,伴随着逐渐开拓疆域 ,秦农业地域拓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即据有关中 ,吞灭巴蜀 ,蚕食中原和取郢以为南郡 ;秦之战争既有强烈的政治军事意义 ,而且有着浓郁的经济色彩。 相似文献
140.
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小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6)
“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形成于西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之地,丰富、完善于两汉时期开发西南边疆的进程之中。此套方略的基本内容是,北方中原王用在稳固掌控西南北部蜀地的基础上,与蜀人一同治理巴地,并依托北部的巴蜀人对西南中、南部进行治理和开发。该方略切合酉南实际,卓有成效,对后世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