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0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213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779篇 |
理论方法论 | 174篇 |
综合类 | 3322篇 |
社会学 | 3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305篇 |
2011年 | 408篇 |
2010年 | 336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422篇 |
2006年 | 411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67篇 |
2003年 | 243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周志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1):1-5
由于不明俗字俗语,今人整理出版的明清白话小说常常出现失校、误校和擅改的情况。文章择取8例予以讨论,辨其正误,明其所以。 相似文献
132.
刘治立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以来却不为方志研究者所知。分析其内容和写作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志书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方志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孔艳波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58-62
在历史上,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300年之久,这与清朝统治者重视满族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关系。文化、道德、体育、生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支撑起清朝满族家庭教育的整体框架。清代满族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34.
潘文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142-148
清代中前期是我国民间刻书的巅峰时期,形成了以江苏、浙江、安徽和北京为代表的四大刻书中心。私宅刻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名人学者的自撰著作、前贤诗文、校勘考据类著作和巨室大族的谱牒;坊肆刻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文教科举、日常生活、诗文选本和宗教迷信类著作。其文化贡献主要体现在禆益于文化典籍的整理,文化教育的普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校勘辑佚的繁盛以及辑佚学、校勘学和目录学理论的成型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5.
包红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6):71-77
《青史演义》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一部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作者尹湛纳希生活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国力的衰败。当时蒙古族社会上层阶级安于现状 ,麻木不仁 ,而且整个蒙古社会信奉黄教 ,百姓们为了来世的利益 ,牺牲此生的事业 ,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进取心。为了重振蒙古民族英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青史演义》由此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36.
清末地方行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5):53-60
在清末的预备立宪改革中 ,地方行政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通过这一改革 ,初步形成了行政与立法、行政与司法的分离 ;通过机构调整 ,使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向分职化方向发展 ;通过地方自治的开展 ,将基层社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从而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民治”模式。尽管这一改革没有全部完成 ,尽管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弊端和问题 ,但不可否认 ,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地方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气候冲击与海外白银输入是否是导致近代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发生动荡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运用历史计量学方法,对华北平原地区气候冲击、海外白银输入与社会动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海外白银输入对清代的经济社会具有双重影响:从海外输入白银存量、流量来看,它具有扩充市场化与商业化水平,有助于社会稳定的正面作用;但由于白银输入所引发的银铜比价紊乱却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冲击;气候冲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未得到验证,说明导致传统中国走向衰落的因素可能更多地来自经济金融因素,而非直接源自气候冲击。这些结论对理解气候和海外白银两大冲击下的清王朝衰落机制提供了计量经济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8.
单立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8-60
在清代这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士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生存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一形象 ,我们能够深刻地透视出本时期士人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的裂变。 相似文献
139.
刘建军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66-70
堪称当代日本中国学代表的村田雄二郎出版了大量涉华著述,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对鸦片战争至清末的清廷国家观的变迁做了阐释,由天朝定制、家国同构、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等论点构成了其理论架构,与我国史学界的相关研究相比,角度新颖,确有可借鉴之处。另一方面,日本学者的立场也不乏偏颇之处,作者在对其批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0.
王肇磊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44-49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管理及其研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讨论城市公共管理中官方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探讨清代武汉城市公共领域中的官民关系的形成和在公共事务建设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以期对当今武汉市的公共事务建设和管理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