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525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清初王士礻真与赵执信两人的关系及其诗学论争一直是诗学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学界通常将两人始亲终疏的关系说成是论诗宗旨的不合。通过对史料的深入发掘和细致考辨 ,可以论定两人关系的恶化主要因为赵执信性格的褊狭和狷急所致 ,意气之争多于诗学观念的歧异。赵对王的批评基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62.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昀批评方回《瀛奎律髓》有《瀛奎律髓刊误》一书,虽然在全书之总序中,对方书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但是在书中之具体评语中,却承认方回有大量“精确之论”。本文对纪评之得失作出详尽分析,揭示纪评由一概之抽象否定到大量之具体肯定的深刻矛盾现象,指出研读《瀛奎律髓》,既不能存《瀛奎律髓刊误》先入之见,以妨碍对方回原评的正确理解,也不能置纪昀之卓论精识于不顾,需要仔细判别,参酌取用。  相似文献   
63.
在世界诗学呈文化走向的大背景下,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在其众多的诗学主题中,历史、意识形态、寓言、阐释是最为基本的,是把握其文化诗学思想的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64.
弗洛斯特的很多叙事诗都探索了女性的欲望与诗歌创作关系的主题。这些叙事诗不但反映了弗洛斯特独特的女性观和欲望观,更在隐喻的层面上折射出弗洛斯特的"平衡诗学",即将女性所代表的激情与创作力与男性所代表的理性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诗歌理念。弗洛斯特在其叙事诗中通过反讽、隐喻等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法,巧妙地将诗歌的主题在故事和隐喻的双重层面上表现出来。文章从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了弗洛斯特一组叙事诗的主题构成,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挖掘弗洛斯特独特的女性观、欲望观和辩证平衡的诗学理念。  相似文献   
65.
建国以来许多译者和译论研究者,或沿循本国诗文传统,或依附时代文化语境,从哲学的、功能主义的、文艺的以及文化的多向视角对翻译作为艺术的许多基本和具体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翻译诗学。  相似文献   
66.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缘起与走向与此后小说现代性建构直接相关。在中国小说现代性发生之际,虽然追求小说历史化功能的呼声占据主流,但小说界也的确有关心小说诗学问题的声音,从而成为一股小说变革过程中的自我制衡的力量。即使在梁启超等“新小说”的主流理论家那里,对小说文体的某些本体性认知也是存在的;而王国维等着意在小说理论与批评本身自觉做出美学理解的小说家或学者,尤其为小说现代性的完整命名做出了贡献。在小说现代性发生和命名的审美视域中,王国维等对小说诗学问题的关注以及梁启超小说理论中的双重性,一并显示出被主流话语遮蔽的小说生长的潜质。  相似文献   
67.
清代诗歌声律学著作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律学为清代诗学的专门之学 ,尤以探讨古诗声调学说为核心 ,涌现专书数十种。本文叙录作者寓目的清代诗歌声律学著作二十种 ,概述其作者生平、全书内容及版本流传情况 ,并略评其得失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8.
从艺术本质上讲,中印两国“味”论从总体上看都属于艺术鉴赏论,都强调了艺术美感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要经得起玩味、寻味、品味,强调艺术要带给人美感享受。但中国“味”论更突出地强调了艺术的“味外之味”,即艺术美感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持久性。而印度“味”论则更强调艺术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可体味性。从艺术表达的内容和风格上看,两国“味”论都极其重视艺术情感的传达和表现。中国文学一向就有重情的传统,中国诗论也很注重情感传达的论述,而印度“味”论则更是以情为核心,对艺术表达之情进行了条分缕析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印度“味”论更提倡“艳情味”,而中国“味”论则更强调“平淡味”、“冲淡味”。  相似文献   
69.
海峡两岸的诗论界对西方后现代理论的接受与演进几近同步。在当代文化向后现代诗学转换过程中,双方均取得一定实绩。这包括对概念的正名与梳理、对理论的阐释与演绎,以及挖掘文本的后现代元素等,业已确立了自己的平台。后现代诗学理论初步与古典诗学、浪漫诗学、现代主义诗学并立。两岸后现代诗学既有若干的同一性,也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70.
当代美学的本体其实远离了真正的本体――“存在”。海德格尔美学启示我们应以人的生活存在为本体。生活世界是生活存在的舞台。实践和语言则是生活存在的两种本质方式。生活世界的根基、宇宙生命的终极情怀和美学的智慧之维,将是“生活存在美学”优于其他美学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