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8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37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祝总斌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1):45-48,66
董小宛入宫说始于清末之见不确,仅仅一部《红楼梦》就能证明早在乾隆年间即存在董小宛入宫说,而导致此说产生、传播的,则当是对顺治末年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的误解。 相似文献
82.
徐礼节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53-57
张耒晚年"乐府效张籍",走的是相同的"复古"道路,即发扬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北宋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弊端、民生疾苦、风俗人情,再现了汉乐府风歌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83.
毛泽东诗词的国际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联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147-151
毛泽东诗词自20世纪问世以来,其翻译语种之多,发行数量之大,读者层面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只就其在国外的影响从四个方面谈些浅见。作者指出:毛泽东诗词是世界感受毛泽东的传奇人生和新中国巨大变化的艺术窗口;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充满对人民命运和弱小民族博大深厚的人文关怀;它的诗学意蕴和哲理内涵,丰富了人类的智慧宝库;它是中国古老民族文化形式与现代社会生活完美结合的诗歌精品,是向世界交流中华文明的视窗和桥梁。 相似文献
84.
王立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87-91
作为国内最早出现的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著作之一,《日本杂事诗》对于当时国人了解日本、认清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杂事诗》的“定本”和“原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出版十余年后对其进行有意识的修改,包含着对日本的重新审视和评价。通过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通过担任驻日文化参赞等一系列外交职务,黄遵宪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民主观念逐步形成,对日本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这无疑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日本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85.
王春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2):79-87
俞明震作为近代著名诗人,其诗歌在新旧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具有某种典范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俞明震写景颇负盛名,其笔下以“有我之境”为主,景物多为互动的对象;在继承宋人“以议论为诗”的轨辙时,表现了思考中的深刻与迷茫;而他苦吟之作所呈现的局限性,也为讨论传统诗词的困境和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角度和空间。 相似文献
86.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87.
相会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76-378
"文学中的城市"是"事实城市"和"感觉城市"的结合,在文本中再现城市的过程是一个隐喻化的过程。作为"芝加哥文艺复兴"杰出代表人物,桑德堡在《芝加哥诗集》中通过诗歌折射出了其对芝加哥形象的独特见解:芝加哥是"宽肩膀的城",是未来之城。他高度赞扬芝加哥并对其发展充满信心,坚信芝加哥的命运写在未来。 相似文献
88.
吴照明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7-50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主张“诚”为诗的本原,提倡诗歌的“风雅”传统,提倡刚健质朴、慷慨豪壮的诗风,主张诗歌应该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积极意义。艺术上,意境交融,形象丰富、动静结合,风格多样化,在论诗绝句发展史上,创造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89.
张继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5):38-42
严羽和戴复古是南宋后期的两位重要作家.本文通过对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的考察和比较,分析了两人诗歌创作和论诗主张的异同. 相似文献
90.
张映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5-68
易安词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创作现象,即其细腻幽深的情感内容多数是以咏物词为载体的,且词人在咏物题材的选择上,对花木意象情有独钟。易安咏物词"终日向人蕴藉"的,是一生痴情所带来的伤情和词人以花自咏自标的品格与风韵。其咏物词作成为了词人命运和情感的一种投射。所咏花木在词人笔下达到了两个合一:即物与词人命运合一,物与词人情怀合一。词人无限身世之感和曲折情怀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