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13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4篇 |
民族学 | 74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126篇 |
丛书文集 | 358篇 |
理论方法论 | 136篇 |
综合类 | 1418篇 |
社会学 | 308篇 |
统计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67篇 |
2011年 | 235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49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韩召颖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9-28
冷战后国际体系的两个突出特征是美国霸权主导的单极世界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既存在着结构上的战略矛盾,但由于美国霸权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国内面临的种种困难,特别是中国经济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又使得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至于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大规模冲突。由于中美关系之间这种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性,两国关系近年来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周期性的起伏不定的突出特点。从近期来看,中美两国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并不存在根本冲突;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避免冲突、加强合作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同时,国际政治中权力本质的变化也将改变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的变动必然导致大国之间发生冲突的传统认识;另外,外交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和平方式促进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2.
陈武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2-35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生态问题。在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澄明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种主流思想,它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道路、制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3.
林玉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根本内涵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源动力。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助于把握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化解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矛盾、困境及掌控科学发展观赋予的科学发展方向。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立足人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人本核心、发展要务的关键所在,故此,充分发挥主体性理应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4.
易小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49-55
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伦理,其核心应当是注重和强调发展的市场经济伦理,同时它要根据中国西部的实际吸收中西发展伦理的一般研究成果,并对西部传统伦理进行优化改造,从而达到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55.
王辉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18-19
必须以创新的思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弘扬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旋律.素质拓展的关键在于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把团办"素质训练学校"作为大学生素质训练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有机组成的探索实践是有益的.湖南师范大学团办"楚源素质训练学校"已经凸显出成功的个性特色课程设置市场化;管理方式弹性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评估机制效能化;强操作性、强实用性与强适应性.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资格培训中心的结合,是改进与完善的二大亮点. 相似文献
56.
孙德彪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6-9
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57.
何绍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73-182
文章以H省红村扶贫开发个案为文本,分析和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运作逻辑及其主要特征。研究发现,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转型期基层治理中的基本策略与技术之一,是国家治理转型背景之下,对压力型体制和动员型政治的一种制度创新,是转型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的新形式。基层组织在实践中发明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非正式技术,在为目标责任制的有效运行准备了相应策略基础的同时,也为行政与政治的互嵌运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8.
区域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关系密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高校基本职能之一。高等教育与地方区域通过互动,求得双赢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区域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现途径为: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的“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9.
对职技高师素质教育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2):96-98
职技高师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与其它高校不同的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史家亮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1-4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取向原则要求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把“发展依靠人民”作为重要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判断发展成败的根本标准。科学发展观的动态均衡原则要求要处理好“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协调发展与优先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发展等重大关系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适度原则要求人们要有适度的情感表达和物质欲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要适度,社会各阶层都要具有适度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